www.3qzone.net
"古代制度之恶:太监、人殉、流放……" 共有 "6" 部作品:
古代制度之恶:太监、人殉、流放…… 1 万字 10个月前
10 章
古代制度之恶:太监、人殉、流放…… 0 万字 10个月前
人殉1424年,永乐最后一年秋,朱棣驾崩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北京城,也让后宫的一些妃嫔吓破了胆。她们很清楚,迎接她们的,将是比孤老宫中更为凄惨的结局殉葬。儒家向来反对人殉,明朝也以此为丑事,所以史官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细节,只记载了大略的情况。但是,因为系统中的一个漏洞,整个事件还是神奇地被呈现了出来,出现在了外国的史料上。事情还要回到永乐年间,朝鲜王多次遴选本国的美女送到北京,成为皇帝 人殉
4 章
和亲这是唐代和亲史中最为神奇的营救和亲公主在归国的路上被人挟持。将领石雄竟主动把城墙挖了十几个大洞,用牛羊做先锋,成功夺走了公主。这位被夺的公主,就是唐宪宗李纯的女儿太和公主。她不幸的半生,就是从嫁到回纥开始的。20年前,她最先出嫁给了新即位的崇德可汗,被册封为可敦(相当于皇后)。4年后,崇德死,弟弟曷萨特勒即位,她就又成了曷萨特勒的妻子。又过了7年,曷萨特勒被部下杀害,侄子 和亲
5 章
屠城如果你身处古代的屠城现场,怎么保证自己能成功地活下来?很多人对屠城有误解,以为到了那个环境,只要找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就能躲过去,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你得会藏,更重要的,你还得会装穷,但又不能真穷,这个尺度的把握非常难,一不小心就被人杀了,成为焚尸簿上冷冰冰的一个名字。明末扬州士人王秀楚,亲身经历了清兵在南下过程中对扬州的大屠杀,是事件的幸存者之一。事后,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扬 屠城
6 章
死士怎样才能够让一个陌生人心甘情愿地为自己送死?这是古代贵族在挑选蓄养死士过程中面对的最大问题。一开始就选择那些身负重罪的亡命之徒,是一个常规操作。所谓「招死士,藏亡命」,只有凶狠的亡命之徒,才会做走投无路的事,才会愿意拿命和恶魔做交换。但如果这个亡命之徒非不答应,「只想做个好人」呢?这些贵族们也有一套成熟的科学的腹黑的招募和拉拢方法。堪称古代最崇高而又最卑鄙的行为艺术。 死士
流放流放到底有多可怕?顺治十八年(1661),震惊全国的「浙江抗粮案」结案后,61人被流放到了东北各处荒远的地带。短时间内死亡17人,逃亡33人,下落不明1人。其中,有8人直接死在了路上。流放不是贬谪。贬谪是针对官员的,是罪臣去地方上当官,依然享有官员待遇,所以一路上会友写信,心态相当放松。流放是针对罪人的,既然是罪人,当然要有罪人的模样,一路上都得戴着锁链。图 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