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是时候南下了(2 / 2)

“哦?”

赵率教摩梭着下巴思索,片刻就有了主意“给福王寻口棺材下葬,至于福王世子。。。”

他抬手横在脖子前,向着赵十二比划了一下“斩草除根!

“领命!

福王世子朱由崧,历史上李自成破洛阳的时候,他侥幸逃过一劫。

之后一路逃亡去了江南,崇祯皇帝煤山自挂东南枝后,被南京百官推举为新帝,是为弘光帝。

可惜这次运气不佳,虽然逃过了李自成的毒手,却是被赵率教给送上了路。

至于说做皇帝什么的,只能是下辈子再找机会投个好胎了。

换做以往,赵率教肯定不敢动福王世子。

可现在不同,大都督带着武人们崛起,以后这大明都是武人的天下了,福王世子这等前朝余孽,当然是要清理掉。

正好可以栽给李自成去背锅。

“留一部分人守住洛阳,再给吴襄送信,催促其速速将军资粮草送上来。

赵率教没打算休息,亲自带队领着精锐骑兵们呼啸向东“咱们继续去追李自成!

京城,大都督府。

再度得到李自成的消息,是其攻破了空虚至极的中都,还挖了老朱家的祖坟。

这事儿换做朱由检,必然是嚎啕大哭三天不吃饭,去太庙请罪说自己是不肖子孙云云。

陈然对此完全无感,他又不是老朱家的人。

顶多算是老朱家媳妇的男闺蜜。

放下手中的军报,陈然开口询问“李自成又跑哪去了?”

“据说是奔着扬州去了。

“真是能跑。

这么久都没能抓住李自成,陈然反倒是看开了“跑吧,有本事你跑大西洋去。

“大都督。

朱来同又递上来一份战报“山陕辎重总兵官吴襄送了军报来。

“他说什么了?”

“抱怨赵帅行踪不定,还一个劲的催促军资粮草什么的。

还说。。。”

朱来同顿了下,陈然果真是看了过来“还说什么?”

“还说赵帅统领大军讨伐流寇,却迟迟不见功成,恐有养寇自重之心。

“嘿。

陈然心情稍缓,也是笑“这天下还没平,这就开始上眼药搞争斗了?吴襄打仗不行,搞这些窝里斗还真是专业。

“给他回封信。

陈然言语随意“让他做好调集,保管,运送辎重的工作。

但凡出了差错,小心他的狗头!

旬日后,北地各处秋收逐渐结束。

朝廷已经没有税吏了,如同以往的邮政驿站般被裁撤。

征收粮食的事情,全部落在了军中后勤处的身上。

大批后勤处的文书军汉们,赶着马车分赴各处村镇,按照大都督定下的规矩征收不超过三成的粮食。

同时出银钱,平价购买百姓手中的余粮。

与税吏关系密切的粮商也没了,绝大部分都倒在了拷饷之下。

而且陈然规定粮食买卖收归军中,擅自买卖粮食者皆罪。

就算是有粮商不怕死的来收粮,百姓们也不敢卖给他们。

买卖同罪啊。

好不容易过上了吃饱饭的好日子,谁也不想亲自破坏。

大都督,向来都是说到做到。

之所以如此安排,那是因为陈然知道,崇祯朝的大规模持续性的天灾即将到来。

粮食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而且大明的税吏完全可以用凶残来形容,什么大斗小斗,什么淋尖踢斛,什么折色火耗等等各种登峰造极的坑百姓手法。

层层盘剥,步步取利,都是将百姓们往死里逼。

还有粮商们也是如此。

所谓"谷贱伤农"说的就是粮商们坑百姓,勾结税吏衙门高买低卖各种手腕坑害。

陈然懒得去分辨有没有好人税吏,有没有好人粮商,干脆就是一刀切,统统踢走自己来。

平价收粮,自己手中有了粮食可以做事。

百姓们手中也有了财货,可以用来生活。

踢走中间商,直接与百姓们连线。

有了足够多的粮食,陈然准备出兵南下了。

恐怖的连绵天灾即将到来,他要尽快扫荡那些牛鬼蛇神们,集中整个大明的力量来应对天灾。

出兵之前也有安排。

英国公世子张世泽,担任侍卫官负责宫廷护卫。

这是個明事理的,知晓皇宫里的那些傀儡们还有用处,必然会用心。

也算上对曹德猛曹公公的钳制。

长时间镇守辽地的周延儒也回来了,与温体仁一起执掌朝政。

留尚可喜继续镇守陕地,调孔有德与大小曹回来。

留下己巳之变时,就已经投效自己的王德镇守京畿之地。

留派刘有福主管后勤,提供军资粮草供给。

安排。。。

做好了这些部署,陈然亲自上阵,带着三万五千大军,另有万余随军民夫,数千学堂速培生等,号称二十万大军浩荡南下。

南下的路线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沿着大运河走。

毕竟数万人马的后勤压力很大,水运就是最为合适的后勤运输方式。

别的不说,哪怕是到了数百年之后,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货物运输方式,依旧是水运为主。

沿着大运河南下,沿途各地堪称是望风而降。

有些地方文官们不愿意降,武将们也会动刀清理掉,主动开城。

毕竟比起那些不开眼的文官们来说,武人们非常清楚,数万真正的战兵是多么可怕的一股力量。

一路顺畅,大军前锋直指济南府。

陈然可没忘记,之前济南府的德王,派人去试图劫走崇祯皇帝的事儿。

现在,他来算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