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李宣所料,皇甫君安是个非常懂权衡,极为摇摆的两面人物。
在大局战况不明朗的情况下,那家伙根本就不会把筹码都压在一人身上。
若是皇甫萱的北域军要过境,他或许会坚决阻拦,但虎威军的话...这家伙就装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李大当家顶着西楚北伐大元帅之名,麾下三十万西楚皇城军,谁还不得给点面子?
至少在李宣的死讯没有传来之前,皇甫君安都不会贸然选择与虎威军和西楚大军对立。
因此,皇甫萱并没有受到盘查,就轻易通过了苍山营军寨。
栖霞城,是皇甫萱的封地。
早在当年皇甫神奇谋逆,梁帝被迫扶持皇甫俊这个工具人上位时,这座富饶的城池就已被赐给了她。
历经十余年经营,如今的栖霞固若金汤,兵强民富。
栖霞百姓对皇甫萱这个领主极为忠心,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只要皇甫萱发话,栖霞甚至不会有人遵从圣旨。
原因只有一个!
如今的栖霞明面上是一处封地,私兵只能保持一万人的编制,暗地里...城中近二十万百姓,却又五成可马上入伍成军!
因为在皇甫萱担任北域军主帅的这些年里,小丫头见惯了疆场上的生离死别,兄弟情义,本性纯良的她不忍那些战场上的伤兵退役后老无所依,亦或...抚恤金被朝中贪官贪墨,悲剧收场。
还未首次离任北域关时,就曾上书奏请梁帝,主动要求北域关退役的士兵,包括伤兵在内,皆分配往栖霞城安置。
她最开始的本意是,想尽可能地维护手下士兵退役后的权益,利用自己有限的特权让那些曾经保家卫国的英雄后半生能相对安稳。
没想到...却无形中为自己的造反大计增添了几分胜算。
栖霞的百姓大多是退役的北域老兵,或者是老兵的后代,对皇甫萱这个领主极为拥护,可谓一呼百应。
栖霞领地的私兵建制虽只有一万,但只要皇甫萱愿意,一夜之间就可满城皆兵。
而且这些士兵...可不是像兵部新招募的壮丁一样啥也不会,他们都是曾经身经百战的老兵,亦或是攒够了军功,主动申请退役撤出前线的。
虽然大部分是伤兵,但也不乏精锐。
十八万栖霞百姓,近八成是军户。
就算八成军户中有一半是伤兵家庭,战力受限,短时间内募集三到五万精锐也不会是什么难题。
自楚京之时。
皇甫萱因为梁帝的出尔反尔,生出反心之后,就已经开始暗中筹谋,数次传回密信让栖霞军暗中扩编,并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只需她一声令下,栖霞大军便可直指六百里外的梁京。
入城之后。
皇甫萱快速走向公主府的途中,向自己的亲信问道:“梁京现在的局势如何?西楚皇城军到哪了?部队准备得怎样,可否随时出战?”
“此战,我们打的是梁京,是造反!谁要是怕死的,趁早让他离开!”
栖霞军司马参军回道:“回公主,起兵之事皆已对底层步卒一一说明,他们已知轻重。梁京一切如常,未见有加强守备的迹象出现,陛下对他麾下的游骑兵师团很有自信。”
“西楚皇城军已过益州,不出三日,可达栖霞。届时,我军可以伪装成西楚大军,借机开往梁京。”
在皇甫萱的造反计划之中,有两个难点是首先要克服的。
第一,就是如何赶在京都游骑兵团反应之前,快速攻下梁京并打入宫城,挟持皇甫英雄。
第二,作为攻城主力的栖霞军如何避过重重眼线抵达梁京城外,而不被朝廷大军事先预警并阻拦。
第一个问题,皇甫萱自己已经想好了对策。
那就是借助虎威军的火器营,利用火炮强大的攻城能力迅速破开城门,生擒皇甫英雄。
而第二个问题。
五万栖霞军出动,若无完美的掩饰,几乎是无法靠近梁京的。
皇甫萱一开始的打算,是一不做二不休。
五万兵马直接趁夜出动,直扑京都,不成功便成仁。
但当她从北域关离开时,李宣却给她留了一个更加稳妥的办法。
西楚皇城军要开赴北域关,有两个地方必须经过。
第一就是栖霞城,第二就是梁京。
倒不是说梁京位于北去的必经之路上,而是因为友军过境,理论上得入帝都打个招呼,此乃惯例礼仪。
这就给了栖霞军可以鬼魅出现在梁京制造了完美的契机,皇甫萱的部队可混在皇城军中,分批赶赴京师!
三十万皇城军出动,那场面那阵仗何其庞大?
就算是梁帝的眼线,也无法做到完全监视,栖霞军可完美伪装潜行。
等到了梁京附近,不得不与皇城军分开,便也是他们亮剑之时。
皇甫萱听后大喜:“很好!传我将令,全城一级戒备。等崔玉阳和骆春一到,大军马上分批伪装随行,避开父皇的眼线。”
“半个月后,本公主要么命丧黄泉,要么稳坐京都宝座,再无二选!”
这话说完。
身后几人立马跪倒在地:“誓死追随公主殿下,不成功便成仁!”
喜欢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