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德二十一年七月初,成惠帝薨,在百官的见证下,传位于皇七子季允宸。
观德二十一年七月中,新帝季允宸举行登基大典,定年号为元和。
元和元年,御文帝季允宸不顾大臣的劝说,执意将立后大典与登基大典一同举办,美名其曰:“朕与皇后夫妻一体,且如今朝中大修水利,定王出征在即,一切自当从简。”
百官无言,只能高呼陛下圣明。
晨曦初照,金色的阳光洒在承天门上,红墙高瓦,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大气。
在乐人的奏乐下,太极宫两侧的百官齐齐跪拜,年轻的帝王座龙袍冕服,身侧是同样服饰的皇后,两人乘坐大驾,自承天门至太庙,祭告天地。
火光四射的祭坛映出季允宸坚毅的眉眼,他微微侧头,与身侧的女子相视一笑。
此后,他们为天下之主,天下万民,皆为他们的子民。
“臣等参见陛下和皇后娘娘。”
李扶音恍惚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慢慢平复下激荡的情绪,她站在高台,俯视着下方跪拜的官员,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权力的魅力。
无数人的生杀予夺,皆在她一念之间。
她脑海里不由自主浮现前世的种种,很快冷静下来,她是普罗大众的一员,侥幸得势,也该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绝不能被权势所迷惑。
她和季允宸一同开口:“诸位爱卿免礼。”
——
凤凰台。
“恭贺女君得偿所愿。”
李扶音已经把厚重的冕服换下,她穿了一件明黄色的冠服,放松身子坐在高台上。
“道阻且长,请君与我共勉。”
“是。”
众人齐齐笑了,各自找位置坐好。
李扶音看向上首的王席兰:“女师要留在长安吗?”
“不会。”
可能是大仇已报的缘故,王席兰少了一丝紧绷,她眉眼温和,淡淡一笑,“我年纪大了,不想耗费心神,倒不如回到苏州为女君建设女学。”
“可是我等少不经事,还需要女师在一旁多多指点。”
李扶音舍不得,她如今登上高位,心里却总是安稳不下来,看着王席兰看似温和却坚定的态度,她眼睛一转,“对了,首届女子科举马上就要开设,虽然因为先帝殡天的缘故推迟了一个月,也需要女师在一旁为我选出英才。”
季嘉昭也开口挽留:“兰姨,女君如今的人对官场不熟悉,你忍心让她们碰了壁才成长吗?”
“少来。”
王席兰瞥了两人一眼,脸上没说信还是不信,她思索了一下,也觉得季嘉昭说得有道理,“既然这样,那我再待一段时间。”
文贞面上松了口气,她亲昵开口:“那我可得趁这个时间好好叨扰女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