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评价他: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苏轼曾有言:春申之祸,甚于吴之夫差。
虽然春申君也曾做出有功之事,主持灭鲁国,扩大楚国疆域。
曾救楚顷襄王于秦。
但大部分人认为,春申君黄歇过大于功。
由于血统问题导致楚王负刍得位不正。
(黄歇将李园之妹献给无子的楚考烈王,生下楚幽王(实为黄歇之子),导致楚国出现非芈姓血统的君主。
后楚幽王死,同母弟哀王继位,负刍杀死楚哀王登上王位。
他乃楚幽王叔父,正经芈姓后代,终结黄歇安排的伪血统。
即便如此,仍改变不了他谋朝篡位的事实)
负刍继位后,春申君旧部多被边缘化,重用项燕等非黄歇系将领。
项氏和景氏对立,也有春申君一份功劳。
黄歇代表权臣转正的弊端,负刍就加强王权,削弱士族。
除了混淆王室血脉外,春申君当初因秦军逼迫,迁都寿春,但选址过于偏东。
放弃江淮防御纵深,迁都后的防御体系缺陷被王翦利用,导致楚的灭亡。
在灭亡前夕,秦军即将到来之际,正确做法应该是联齐抵抗。
但这是黄歇留下的政策,负刍才不会这么做,他打算单独抗秦。
想要对抗大秦,自要依靠他一手提拔上来的项家。
景桓真会恶心人啊,将项氏比做春申君黄歇。
本来项燕私调云梦泽水师问题不大,他这一说,小事都变成大事。
项梁也想到这点,抡起剑鞘横扫,击碎景桓脚前地砖。
“我项氏七代为楚将,岂容你这奸佞小臣污蔑!”
双方战争一触即发,昭家话事人昭阳出来打圆场。
“项将军莫气,鄂君许是口误,不是故意针对项氏。
如今秦军动作很大,不日就要挥师陈城,还是先解决他比较重要。”
昭阳笑的像个弥勒佛。
“大王,大秦兵精粮足,不但训练出勇猛异常的骑兵,还有上天庇佑,发现多种神奇农作物,搞的民心惶惶。
臣认物,我军若与秦国议和,至少可保江东……”
话音落下,苍老雄浑的声音自殿外传来。
项燕披麻戴孝,手中捧着其子项容的染血战袍。
“我儿三日前战死汝阴,尸骨未寒,项氏与大秦有不共戴天之仇。
昭令尹却说,要割让他誓死守卫的土地。”
“看着老臣的眼睛,这话,你敢再说一遍?”
项燕眼中是滔天恨意,他恨三家欲吞噬项家军。
都什么时候了,不想着一致对外,还暗戳戳搞事。
又恨昭阳是个软骨头,仗还没打,就想着求和。
项燕恨恨说道:“大秦主张废分封,行郡县,你以为楚国不在,还能保你三家利益?”
“笑话,简直是天大笑话!”
项燕一撩衣袍,虔诚下跪:“大王,老臣愿誓死抵抗到最后一刻,绝不与秦军议和。”
楚王嘴角满是苦涩,他也想战到最后一刻。
然他手中权利分散,想筹集粮草都要看三家脸色。
可恶,秦军进攻时机太不巧了。
若再给他段时间,收拢士族手中权利后,就能痛痛快快打一场。
楚王走下王座,痛心说道:“老将军请起。”
至于其他的话,楚王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