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姜婴还将那日他们在姜府门口闹事时,所说的话记录在册,拍在桌子上。
“该如何选择,想来两位也是清楚的,我给两位一盏茶的时间考虑。”
姜婴说得对,只是赚得少了,不是没得赚。
最重要的是,姜婴这一招,看似是先礼后兵,实则就是在告诉他们,这生意他们不做,她就扶持别人。
堂堂郡主,背靠宸国公,陇西都是他们家的,她想扶持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说的是给他们时间考虑,实则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利。
最大的两家和姜婴站在同一阵线,其他人家就算是想闹,也闹不起来了。
事情圆满解决,姜焚的伤势也好得差不多了,姜婴原本以为他会重新回军营,正抱着手头上的事情打算和姜焚交接呢。
结果姜焚听她说完,一拍桌子,决定,“做得不错,接下来我有些事,要离开一阵子,你继续处理着。”
没交代几句话,带着几个亲兵护卫,急匆匆地就走了。
姜婴追出去,就只看见马蹄掀起的灰尘。
也不知道是多大的事,连交代几句的工夫都没有。
之前姜焚虽然受伤,但遇事不决,姜婴还能找他商量,现在人直接走了,姜婴也是忙起来了。
正焦头烂额呢,竟然还有人找上门来,要给杜家求情。
来人是当地比较有名气的乡绅,开善堂,施粥救济穷人,好事做了一大堆,在民间很有声望。
姜婴也不能避而不见,只能将人请进来了。
“我知道岑老您来的目的,但杜家的罪行乃是抄家灭门的大罪,我也不能罔顾礼法。”
岑老满脸的羞愧都要溢出来了,“并非小老儿故意为难郡主,实在是……这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岑老和夫人,夫妻恩爱,一辈子就生了一个儿子,算是老来得子,当成眼珠子疼爱,将人教得也是钟灵毓秀。
偏生这孩子长大之后,喜欢上了杜家女。
杜鹤松有个庶出的妹妹,小杜鹤松十几岁,比杜雅兰也大不了多少,模样长得好,性子又乖顺圆滑,岑公子只看了一眼,就把人惦记上了。
他们这种商户,也不在意嫡出庶出的,只要娶回家能好好跟着过日子就行。
两家就这么结了亲。
小两口成亲之后,夫唱妇随,没啥毛病。
岑老老两口对这个儿媳妇也很满意,更别说儿媳妇前年还给他们添了个大孙子,老两口对这个儿媳妇就更是疼爱有加,当成亲闺女的疼宠。
就两个月前,儿媳妇有诊出有孕,还是双身子。
杜家一出事,她那姨娘也跟着受牵连,这小夫人的胎相就不稳了。
“我明白岑老的为难,但国有国法,杜家所犯之罪,一经查实,绝不能请饶。”
“不过,岑老放心,现在主犯杜鹤松在逃,杜家一干人等,只是暂且收押,不会动刑。”
岑老也知道这个道理,今日前来,也不过是碰碰运气,如今既然碰不上这个运气,也不好再强求,说了几句客套话,就告退了。
姜婴看着老人家离开的背影,心中也有些感慨。
杜老头早就死了,如今杜家是杜鹤松当家。
杜鹤松那样的性子,怎么可能会善待小娘?
那姨娘在杜家,怕是没过上什么好日子,如今却要被杜鹤松连累。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