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萧就起来了,派人叫来张富安。
张富安眼圈有点黑,显然昨晚兴奋得没怎么睡好,“萧哥!
您找我?”
“富安,”
林萧走到他面前,神情带着一丝激动,“组织一批人手,特别是咱们郡里最好的石匠、泥瓦匠,跟我去城外干一件大事。”
“大事?萧哥,咱们要干啥?”
很少看林萧这么激动,张富安的好奇心完全被勾了起来。
“炼钢!”
林萧吐出两个字,“我们要建一座高炉,炼出真正的钢铁!”
“炼……炼钢?”
张富安懵了。
铁匠铺子他见过,叮叮当当打铁他知道,可这“炼钢”
和“高炉”
是什么玩意儿?听都没听说过。
“对。”
林萧看着他茫然的表情,耐心解释道,“炼出来的钢,比铁硬得多,韧性也好得多。
有了钢,我们就能造出更好的农具、更好的工具,还有……更锋利的兵器,更坚固的铠甲。”
张富安听得似懂非懂,但他抓住了重点——这玩意儿比铁好!
而且是萧哥要亲自弄的!
那肯定错不了!
“好嘞!
萧哥!
我马上去叫人!”
他不再追问,转身就往外跑,生怕耽误了林萧的大事。
……
青麟郡城外,靠近之前试验火药的山谷附近,选定了一片开阔地。
这里地势相对平坦,靠近水源,也方便运输未来可能需要的矿石和燃料。
接下来的日子,这里成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
数以百计的工匠和劳力被组织起来,在林萧的亲自指挥下,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工程。
没有人知道郡守大人要做什么,只看到每天都有大量的青石、粘土、木材被运往那片工地。
林萧本人更是全身心地扑在了这里。
他根据脑海中关于早期高炉的记忆,结合现有的材料和技术条件,绘制出了一份相对简易的图纸。
“看这里,”
林萧指着图纸上一个圆锥形的结构,“这是炉身,下面要宽,上面要窄,像个倒扣的杯子。
关键是内壁,要用耐火的材料。”
“耐火?”
一群工匠围着图纸,满脸困惑。
“就是能扛住极高温度烧灼的材料。”
林萧解释道,“普通的砖石不行,烧几下就裂了,甚至会熔化。
我们要用特殊的土,混合一些东西,烧制成耐火砖。”
于是,第一步就是寻找合适的黏土。
林萧带着人,几乎跑遍了青麟郡周边的山头,挖了一处又一处的土样,进行简单的烧制试验。
最终,在山谷深处找到了一种质地细腻、颜色偏黄白的黏土,经过高温烧制后不易开裂变形。
接下来是制作耐火砖,这又是一个难题。
普通的砖窑温度不够,烧出来的砖达不到要求。
林萧又指导工匠们改进砖窑,加高烟囱,改变燃料添加方式,硬是把窑温提升了一大截。
工匠们看着那些被烧得微微发亮的土砖,啧啧称奇。
他们从没想过,烧砖还有这么多门道。
有了耐火砖,高炉的建造才算正式开始。
挖地基,用大块的石头垒砌炉底和外壳,然后小心翼翼地用耐火砖砌筑内衬。
炉身要保证密闭性,不能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