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密信》剧本围读(2 / 2)

沈众康也佩服了,他竖起了大拇指,“兄弟,你是这个。”

一场娱乐很好地冲散了离别的愁绪。

沈众康在余寻光离开之前找到了新的帮厨。他没定太高要求,因为他知道要求再高也不会比余寻光跟他还要默契的人。

余寻光在饭馆上班的最后一天,下班后,沈众康提出送他回去。

饭馆离余寻光住的地方很近,走路大概15分钟,所以两人也是选择步行。

“你应该就在宁川影视城拍戏吧?”

“对。”

“订好餐了吗?”

余寻光听出言外之意,笑,“咱们店里什么时候有了外卖服务?”

沈众康说:“刚定的。”

余寻光点头,接受好意,“那我每天可要变着法子点菜。”

“随你。”沈众康十分自信,他难道还拿不下一个小演员的胃?

有了这层羁绊,分别都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沈众康最后和余寻光来了个拥抱。

“好兄弟,你是个好厨子,也是个好演员,加油!”

余寻光拍着他的背祝愿他,“大哥,希望你能快实现你的梦想。”

两人分开后又握拳,轻轻相碰。

《密信》剧组的工作人员早在八月中旬就开始往宁川这边架机器。到9月3号,余寻光和主演们见面吃了顿饭,然后开始正式进组,参与剧本围读。

《密信》是个大项目,在演员开始剧本围读之前,导演组、摄像组、灯光组、美术组就已经开过会议。《密信》剧组的导演组除了总导演林勇先之外,还配有执行导演、现场导演、监制等岗位,他们会在提前开设的会议上和总导演的思想进行统一,然后在拍摄时根据总导演的想法和分镜头要求决定当天的镜头拍摄。

余寻光对此还算习惯,因为拍摄《故梦》时聂梵和林汝芸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林勇先是港城人,那么他手下的强兵强将自然也是从港城而来。

这群人对雷纬明热情,对胡继周尊敬,对余寻光熟悉。

因为《群鸦风暴》,粤省的观众把余寻光看成了半个粤省人,港城制作组也把余寻光看成了半个自己演员。再加上林勇先带来的人里还有拍《群鸦风暴》时合作过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和剧组演员打招呼的环节,到了余寻光这儿,特地用粤语跟他讲话。

“余生,好久未见呐。”

林勇先作为导演要维护秩序,对于这种“套近乎”的行为,他笑着半是提点半是解释,“你们不要一看到余先生就想起阎少爷啦,余先生有很多经典角色的。还有啊,平时工作的时候要记得讲普通话,要知道自己现在是在哪里呀。”

除了三位主演,现场也来了一些其他演员,都不算脸生。他们将在其他的组里进行拍摄属于他们的镜头。

整体围读会当然还是要围绕三个主演展开。在林勇先的设想中,围读会要开五天。围读会是剧组的重要环节,在第一天的下午场,现场来了一堆制片方和出品方的代表,叶兴瑜和江肇明也在其中。

在场都是专业演员,老板的到来并不会给大家增加多少压力。

林勇先深知电影比电视剧还需要宣传的重要性,围读会进行时,会议室里全程开着摄像机录像,到时候在宣传期前仔细扒拉,说不定可以发掘出很好的素材。

素材是素材,工作是工作,不管导演怎么想,演员只关注现在。

作为男主角的雷纬明,首先说出自己对剧本的理解。

“我觉得《密信》讲述的是一个坚持的故事。这种坚持不是来自于普通人的坚持,而是战士对信仰、对归宿、对家国的坚持。我饰演的曾在常是个校尉,他在台词中也经常强调自己是个校尉,我觉得这一点细节是能够反映出他对于自身职务的骄傲,以及对更高的军衔军功的渴望。”

之后是胡继周发言。

“大家好,我是老罗胡继周,以下是我对于我的人物的一些看法。我个人觉得,老罗的底色是「普通」。他和前途光明的曾在常不一样,他有些年纪,而且还只是个普通的老兵,他来参军,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从他说他在队伍里经常被年轻人照顾这句台词可以看出,他在行伍队伍里,或者说他所属的整个队伍,应该都不属于尖锐部队。所以当他的部队被打散之后,他一个人拿着重要的敌情战报,他这时会去做的事是保住自己的性命,而不是为了这一份战报去……”

胡继周停顿了一下,一直看着他说话的编剧帮他补充,“付出。”

胡继周点头,合理拓展,“投入的不求回报的付出。”

他继续说:“在老罗身上是很难看到军人的荣誉感的,因为他个人并没有荣誉感,他追求的就是活着。”

等他说完,轮到余寻光。

“对于小结巴冯知平,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坚持。这种坚持不一定是来自于士兵的荣誉,而是他战死的队友。他作为一个希望,在看不见希望的沙漠中,怀揣着希望活着。我觉得曾在常和老罗的从天而降对冯知平说是某种程度上的救赎。长时间的孤独能够让冯知平忘记说话,早晚有一天也会让他忘记活着。反正都是陪着战友,活着的陪与死着的陪,并没有什么区别。”

余寻光话音落下后,会议室里的众人鼓掌。

有两个奖项打底,再加上他现在也不是新人在场,没有人再露出轻蔑的眼光,大家都很认真的听他说话。

这种被尊重的感觉很好。

三位主演发言完毕,林勇先站了起来。

“三位老师的想法都很好,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密信》的故事核心讲述的是一个坚持的故事。曾在常认为他的坚持是荣誉。”

雷纬明点头,“曾在常捡回来的两面旗帜是他最重要的东西。”

林勇先看着胡继周,“老罗的坚持是的活着。”

胡继周说:“他想活着,因为不愿意被当成逃兵被杀,所以他会紧紧抱着密信。”

林勇先又望向余寻光,“冯知平的坚持是因为战友。”

余寻光点头,没有开口。

林勇先便继续说:“基本上三位老师已经把人物的核心点讲出来了。”

江肇明这时候明朗的开口,“跟好演员合作就是这么轻松。”

随着出品方代表的一声话,会议室里的人再一次鼓掌。

确定了剧本核心,接下来就该逐一确定细节。

在没有冯知平戏份的前面部分,余寻光就靠在椅子上,眼睛在雷纬明和胡继周二人之间来回跳跃,认真听他们说话。

“我大概去了解了一下剧本设定背景的历史。在我看来,唐朝是一个强盛的朝代,并且当时的老百姓也意识到了这种强盛,所以用我们现代话来说,他们的民族自信感会非常的强。在这种全民自信之下,军队的面貌肯定也是自信的,所以哪怕唐军在和突厥对战的时打过败仗,我也认为那影响不到大部分的士气。”

雷纬明说话的时候,编剧和执行导演还在记录着。

“我认为曾在常作为一个中低阶级的军官,他的精神面貌一定是自信且骄傲的。他抱着以军功出人头地的思想,他从头到尾展露于人前的态度都是积极进取的。大漠对他而言不是挫折,只是他通往成功时的一道小小困难。”

说完这些,他望向化妆师,“我在后期做妆效的时候,化妆老师有设计胡子吗?”

“有的。”

随着化妆师的一声落下,存有设计稿的平板通过人传人传到雷纬明手里。

化妆师一共给他设计了五款胡子,雷纬明来回挑选,“我觉得第三款胡子会比较好。”

平板又被传到总导演林勇先手里,他看了看,心里有了个底。

“等试妆的时候,我们重点琢磨这一款?”

雷纬明点头,他看着很好沟通。

话到这儿了,胡继周也随之提出要求。

“我想看看老罗的妆造设计。”

平板又被打开新的一页传到他的手里。

化妆组给出的老罗形象整体来说是邋遢的、苍老的,胡继周看着人设图,没发表什么意见,他也没做出什么表情,让人一时猜不到他在想什么。

在一众人员的注视下,他突然开口,问题给到编剧,“老罗,曾在常、冯知平三个人之间是有年龄差的。当初编剧组在设定他们的时候,是否有把他们三个人的关系按照祖孙三代来设计?”

编剧开口,“有这个想法。”

他看了看制片人那边的方向说:“但其实是我们这边拿到拟定的演员名单之后,才在已经确定故事主线的基础上,根据演员名单拟写的具体剧情。”

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既是刻意,也是天意。

现在的圈子里,量身打造的剧本并不是罕见,胡继周能够理解这种现象,他作为一个老前辈,并没有给出抗拒的态度。

他对于工作,有一种来自于老一辈的认真。

“我最近有在着重思考老罗这个人物的内核。在他年龄段偏老的设定下,他对于自己人生的一切采取的都是逃避的态度,哪怕到了军营,他也在混日子。这样子的混子,他能够通过一段修行之路,找到自己人生的缺陷吗?”

“胡老师,”雷纬明接过他的话,他看起来想要和他探讨一番,“为什么你会觉得《密信》对于老罗来说是条修行之路呢?”

胡继周或许没想到雷纬明能提出这种问题,他提出这种问题的背后代表着他与他之间的想法相悖。

于是他也不理解了。

“为什么不能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