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回家!
第二天一醒来的辛夷就在床上滚滚。
小太监撩开帘子, 见辛夷醒了,连忙进来伺候洗漱。
洗漱完,辛夷变成小猫在床上这里踩踩那里踩踩, 还没想好今天趴在哪里琢磨法术, 就听到了外头细微的动静。
辛夷蹦跶下床, 偷偷从内殿冒了个脑袋出来。
支着耳朵的小白脑袋歪了歪,看见外头宫人井然有序地收拾着东西。
禁中传出回程的旨意,他们自然要收拾好东西, 准备跟着一起走。
辛夷的脑袋跟着收好的箱笼移动, 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他奇怪地转过头看看,又转回来。
辛夷柜子上的窝还没有收呢?被推进床底下的也没有。
猫伸长脑袋, 果然!放在外面的也没有。
辛夷大惊失色地确定没有收自己的窝窝,立刻冲出去拱了下路过内侍的腿。
人, 你们的工作大失败!
内侍被一撞,低头看见猫,连忙往旁边避了几步。
辛夷额本来着急得打转,此时看见内侍的反应, 忽然顿住了。
他试探地伸出爪爪,内侍立刻举着手里头的东西跟着后退。
辛夷哇地一下扑上来,就看见内侍举着手中的东西, 快步从外殿跑了。
辛夷的瞳孔逐渐放大。
他很稀罕地低头看看自己的白色爪爪,粉色肉垫, 还有柔软胖胖的肚子。
人!终于察觉猫大王的威严了吗!
辛夷兴奋得炸毛,一口气吓跑了三个内侍,才记起来出来的目的。
他在内侍放下的东西上滋啦滋啦磨爪子,喵喵大叫:“喵喵喵~”
猫的窝,最重要的行李!
“小主子想玩?”内侍问, “奴才陪小主子。”
辛夷又看看外头堆着箱笼,觉得工作量有点多,于是转身将龙床底下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小猫窝吭哧吭哧地拖出来。
猫可以帮人一起收。
内侍看辛夷失去了玩闹的心思,抱着东西走了出去:“动作快些,小主子今天心情好,同咱们玩呢。”
于是辛夷急急忙忙咬着最喜欢猫窝拖出内殿,过来时正好看见沉重的箱笼挨个合上。
“喵——!”
窝——!
猫的窝也要进去!
“...”
议事大殿中,书案旁侧跪坐着几名宦官正伺候着笔墨。
殿中寂静,谷梁泽明素白的手指翻着折子,视线落在上头的文字上。
之前负责送佛经被太后拦下问话的内侍回来了,同徐俞交代过,正站在御前回话。
“太后都问了什么?”
内侍恭敬地垂着头:“太后问奴才陛下近来饭食可好,还有,问了问陛下可是在秋狝途中收了人。”
谷梁泽明听了下头答话,漫不经心地翻了页折子,问:“怎么答的?”
内侍道:“回陛下的话,奴才未曾同小公子接触过,只能实话实说。”
谷梁泽明赏了人,又点了徐俞的名:“将近来捷报抄一份送给太后。”
军队捷报频繁,都要分抄给内阁,京中自然得到消息,正是欢声一片,太后也不可能不知道。
徐俞心下微惊,陛下送奏报给太后是什么意思,他不敢乱猜,却也知道京贵中暗中流传陛下身边养了只猫妖。
他只隐隐察觉陛下要做件惊天动地的事,光是想到这个可能,就觉得心惊胆战。
想到陛下烧毁的那卷卷轴,徐俞就觉得头脑发晕 ,可小主子性子好,这般讨人喜欢,长相也非凡人,怎么,也应该是个猫仙。
传出那话的当真没有眼色!
徐俞应声而去,谷梁泽明看了眼天色,觉得现在辛夷应该醒了。
怎么还没找来?
膝上空空,心里头也空了似的。
他指尖缓慢地点着膝,难得地显出几分不耐。
徐俞看出主子的心思,又转出去问了辛夷的状况,这才进来笑眯眯地说:“小主子才醒不久,还找人玩了会儿,应该是在醒神呢。”
谷梁泽明颔首。
被召来奏对的大臣入内又退下,这么来去了两拨人,徐俞看着渐渐走到上方的日头,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
过了片刻,外头内侍匆匆过来,徐俞立刻过来禀报:“陛下,小主子在屋里头干嚎。”
谷梁泽明一怔。
辛夷这么好脾气的猫,从来不闹人,偶尔只是叼着他的手咬一咬
他站起身:“上午怎么了?”
徐俞:“说是起来同几个内侍玩了阵,然后就咬着东西拖来拖去,生气了。”
谷梁泽明皱了下眉,衣摆掠过门槛,人已出了门。
“...”
谷梁泽明回去的时候,辛夷已经气成了一只小猫球。
外殿中被拖来放着整整齐齐三个大猫窝。
谷梁泽明走近两步,才发现小猫变成了扁扁的一滩,正均匀地窝在正中间的窝里,见人来了,变得更扁。
谷梁泽明叫了他一声:“辛夷?”
辛夷立刻得到讯号,像是一只小猫球,噗噜噜地朝他滚过来了。
气势汹汹,胡子翘翘的,鼻尖也粉扑扑。
谷梁泽明微微侧了下头,遮掩住了唇角。
辛夷没注意,一头撞在谷梁泽明腿上,被硬硬的刺绣挡住了脑袋。
他双脚一蹬,后腿一支棱,耳朵简直像是小牛角,被他自己顶得扁扁的。
谷梁泽明俯身把猫抱了起来。辛夷顶他的手心,朝他嗷嗷叫,谷梁泽明被叫得无奈,低下头同他问道:“谁招惹我们辛夷了?”
辛夷凑到人耳边,脾气臭臭地用门牙啃他。
门牙也小小的。谷梁泽明想。
“喵嗷嗷嗷。”辛夷一个不留神没有夹住,立刻闭上嘴巴。
谷梁泽明侧过头看他,目光里像也有几分惊异。
辛夷一向是只漂亮娇气的小猫咪,平常叫起来也是咪咪咪,可爱得不行。
辛夷:。
他的脸色臭臭的,肉垫啪地拍在人脸上,声音却娇娇的:“不准看,看猫干什么喵。”
谷梁泽明登时笑了。
“我们辛夷怎么这么可爱?”他忍不住侧头亲小猫翘翘的胡子,“什么声音都发得出来,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