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也闲不下来。
商岱送过来的试题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对宋昭宁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她每日便在撷芳院里安静的做题,然而这日晌午,撷芳苑的平静被一阵喧哗打破。
宋老夫人身边的嬷嬷惠姑亲自过来传话,“大姑娘,老夫人让您即刻去福寿院,府上有贵客到访。”
宋昭宁头也不抬,淡淡道:“我没空。”
惠姑似乎早料到她会推辞,脸上那点假笑收敛了些,语气加重:“大姑娘,老夫人特意吩咐了,今日来的贵客非同一般,点名要见您。您若不去,只怕老夫人面上不好看,贵客那边也无法交代。”
她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低,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老奴说句不当说的,姑娘前几日刚拂了老太太的面子,今日若再不去,落在旁人眼里,只怕要说姑娘恃才傲物,连祖母和家里的客人都全然不放在眼里了。这名声若传出去,于姑娘将来……恐怕大有妨碍。”
这话已是半劝半威胁,点明宋昭宁不去,后果很严重。
宋昭宁笔下未停,直到写完最后一划,才轻轻放下笔,抬眸看向惠姑。
那目光清冷明澈,仿佛能看透人心,让惠姑没来由地心头一紧。
“惠姑言重了。”宋昭宁语气平淡,“既是贵客点名要见,我自然不好推辞。”
“只是不知来的究竟是哪位贵客?”
惠姑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微微别开视线,清了清嗓子,眼底带着看好戏的幸灾乐祸,“今日来的是……您日后的‘继母’。”
……
来到福寿院,宋昭宁还未进门,便听到里面传来阵阵笑语。
丫鬟打起帘子,宋昭宁缓步而入。
屋内霎时静了一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她身上。
今日主位上坐着的不是宋老夫人,而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约莫三十许人,头戴赤金五凤朝阳挂珠钗,身着绛紫色缠枝牡丹云锦宫装,面容姣好,眉眼间却带着一种久居人上的疏离与审视。
这便是靖西王妃。
王妃下首,坐着一位穿着水红色绣折枝堆花襦裙,瞧着约莫二十几岁的女子。
她的容貌与靖西王妃有几分相似,却更显娇柔。
此刻听见门口的动静,正抬眼望过来,一副温柔好相处的模样。
宋昭宁不动声色地垂眸,“给王妃、祖母请安。”
她屈膝行礼,仪态无可挑剔。
宋老夫人还没开口,靖西王妃便先笑了,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这位就是宋家大姑娘,昭宁吧?果然生得一副好模样。”
话落,靖西王妃并未立刻叫她起身,而是用那双审视的眼睛,将她从上到下,细细打量了一遍。
那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衡量,仿佛在评估一件货物的价值。
片刻后,她才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却透着疏离:“免礼吧。”
随即,她目光转向身旁的女子,对她道:“婉茹,昭宁这孩子瞧着太过单薄了些,待你嫁进宋府,做了人家的继母,可要好好给她养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