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她解除了自己的化身,变成翩翩青蝶飞回到了灯笼里面,小屋又恢复了之前的安静与黑暗,仿佛没有人来过。
趁着这段时间,灯莹在青行灯里给音叶和羊补习一下百物语仪式的知识,内容挺复杂,说了一半,只见远处忽然有动静了。
这里虽然荒凉,但算是铃木镇的近郊,灯莹选择挂灯笼的位置,是正对门口,从破旧的门帘布的缺口处可以看见远处乡镇的灯火。
这是,有许多火光在慢慢靠近,放大,灯莹明白了:“小心,他们要来了,安静一点,等会不要发出什么动静。”
很快,就能看见影影绰绰的人群在靠近木屋,约有几百号人,灯莹挺奇怪的,进行百物语仪式几个人就够用了,怎么叫来了这么多。
此刻子时零点已过,古人大部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休息得都很早,此时应该是大多数普通的农民睡得最死的时候,但是却有一群人半夜出来,到这个荒凉的郊外,怎么看怎么可疑。
当他们靠近后,灯莹可以看到,当先的正是几个穿着类似道袍的衣服,胸口绣着金色灯笼的灯神社巫女,或者说道姑,她们提着灯笼,灯笼也散发出青色的光芒。
灯莹感受了一下她们的气息,还好,其中没有妖气,都不是灯笼鬼,应该只是灯神社的普通成员。
后面的其他人中有平民也有武士,他们提着火把,跟在巫女后面,很快就来到小屋前的空地上,轻车熟路地围着小木屋站定,静静地看着巫女。
几位灯神社的巫女先走进木屋,开始把地上的蜡烛一一点燃,她们都没有注意到,头顶上有一个灯笼不对劲,还在一直看着她们。
之前灯莹玩百物语仪式的时候,是找两个仆人来轮流讲故事,在一个房间里讲完,再去另外一个房间里吹蜡烛,中间用竹帘隔着。
但这只是一间装农具的小木屋,肯定容不下几百号人,所以他们都要排在外面,而小木屋里两个房间都被铺满了蜡烛。
一百根蜡烛点燃,本来应该是灯火通明才对,但这小木屋里却有一种奇怪的气氛,不仅没能把房间照亮,反而看起来更加觉得阴森恐怖。
蜡烛只能燃起一点点摇曳的火光,似乎随时都会熄灭,光被破旧的农具与房梁挡住,留下看起来十分怪异的影子,点燃蜡烛后的气氛比刚才更加压抑阴森,似乎激活了什么开关似的。
羊已经在瑟瑟发抖了,不过灯莹很快摸了摸她的脑袋,在自己的灯里有什么好怕的,羊也慢慢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可是在特使大人的面前,关键的任务中忍者怎么能掉链子呢?
这时,灯莹还能听见外面的人在窃窃私语:“嘶!我怎么感觉好冷,有一股冷风在吹我的身体。”
“是啊,每次我来都觉得冷,即使提前穿了厚棉衣还打着火把都没有用。”
“我就说,她们在搞的事情不太对劲,哪有大半夜叫人出来讲鬼故事的?”
“你以为我想来吗?要不是看在她们给那么多钱的份上我绝对不会来的。”
“闭嘴!你们两个胆小鬼,是想质疑灯神的伟大神谕吗?我也来了五六次了,不也什么事情也没有吗?冷一点有什么大不了?”
他们说的话都很小声,但灯莹用法术集音依然能听见,从情报上来看,灯神社是花钱请了这么多人半夜来这里讲故事,和灯莹当初的手段如出一辙,只不过规模更大,已经举行了好几次了。
而且灯莹还听到了灯神社巫女间的谈话:“今天的故事准备好了,他们都记下来了吗?还有几个故事是昨天寻灯使大人给的,要我们试验,记得把它们也都发下去。”
寻灯使?试验用的故事?灯莹不禁思考那都是些什么?
第243章 实验性的故事
这时,已经有一个女孩,走到屋前,在众人的环视下开始讲故事了,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式小妖怪故事,并不恐怖也不波折,听众情绪稳定。
讲完故事后,灯神社的巫女伸手一请,让她进入房间里,亲自吹熄一根蜡烛,这就代表她的故事完结。
灯莹就挂在天花板上,看着她吹熄蜡烛,现在的灯莹可和当年截然不同了,她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随着蜡烛熄灭,屋子里多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不过非常微弱。
这时外面又开始换了一个人讲述起另外一则故事起来,又是一则很普通的故事,是狐狸精报恩,随着他吹熄蜡烛,又多了一股气息,不过依然很弱。
一连十多个人,讲得都是这种没什么劲爆点的故事,听得灯莹索然无味,外面的群众也是昏昏欲睡,这本来就大晚上的睡觉时间,出来讲故事还没啥意思,当然想睡啦。
不过似乎他们也轻车熟路,一开始就有一些来过几次的人先闭目养神,这时灯莹又听到门口边的灯神社巫女说道:“铺垫得差不多了,可以开下一阶段了。”
下一个上台来讲的,就是一个变态男人杀妻弑女,还把他们分尸藏到井里的故事,变态血腥恐怖程度都一等一,这个故事瞬间就往上拉了一个档次,当吹熄蜡烛时,新的气息也比之前要强了不少。
这个故事一讲出来,那些无精打采的观众就清醒了过来,是被吓醒的,在这荒郊野外,远处一片漆黑,听这种故事,被夜风吹过,身体凉嗖嗖的。
接下来,故事就是这样的水平,什么夜间掏食人心的鬼物,把人缝成布娃娃的小女孩,跟在人后的裂口女,死后还在煮饭的鬼妈妈。
可以说这些故事一个比一个惊悚,一个比一个可怕,听得那些观众瑟瑟发抖,可是碍于来这是为了收钱,也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
就连那些勇猛的武士,三大五粗的壮汉,都不免露出了害怕的表情,除了少数人,他们面露兴奋,这些是少数真正喜欢惊悚恐怖故事的那些人,他们算是自愿来的。
当又讲了二三十个这种级别的故事以后,小屋中的阴气已经浓郁到化不开的地步,灯莹每呼吸一口都感觉好爽,而且这里的气息各不相同,在灯莹眼里简直就是满汉全席摆在眼前吃个爽,不过她还是克制住了。
而且随着小屋内阴气增加,外面的环境也变了,阴风阵阵,妖气弥漫,即使是有普通人现在走进来都会觉得很冷而一阵颤抖。
在这过程中灯神社的人似乎早有准备,她们在人群里挨个发放棉毯让他们直接坐在地上,还有热姜糖水,可以捧着一边取暖一边喝。
如果一直吹着阴风吹一个晚上,他们肯定会生病的,如果不是必须要他们与环境接触,调动人们的情绪,并且以他们的情绪反馈仪式的话,灯神社的人完全可以立起结界完全保护他们的身体。
“情绪渲染得差不多了,可以再进一步。”一位灯神社的巫女判断道,她们把故事稿交给下一位上台者。
很快他登台之后,开始讲起的故事风格又一变,开始讲述起一位受诅咒的将军,和他手下的士兵的故事,军中发生了种种诡异的事情,最后他们在沼泽里全军覆没,士兵都变成了沼泽中的水鬼,把经过的行人拉下水。
这样的一个故事自然没有刚才的恐怖,但产生的气息更强大了不少,接下来的故事大多数都是这种风格,要不就是强大的妖兽,要不就是被鼠疫害得全村死亡,不甘心的村民鬼魂依然在徘徊,携带着鼠疫想传给更多无辜的人。
像这种故事恐怖程度肯定下降了不少,但是百物语仪式的产物肯定更强,所以为了保持观众情绪,每几个强大故事中间,就要掺夹着一个恐怖故事,以调动观众情绪。
灯莹也有丰富的讲故事经验了,她是专业的,知道观众情绪对于百物语仪式的重要性,如果观众都有激烈的情绪反馈,无疑是事半功倍。
灯神社找这么多人来灯莹也明白了,不是让他们来讲故事的,他们大部分是听众,用更多的人调动更多的情绪。
这样做有好有坏,好处是量管够,缺点是质不行,有些恐怖的情绪,要三四个人聚在一起蒙着被子讲时效果最好,最好是能吓得惊叫逃跑,在这里显然达不到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