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掩护!”不同于旧时代的军队,这些新编练的士兵从一开始训练开始就十分强调掩护,在实战演习和训练当中,他们面对的可是自己人的密集火力,不会找掩护的都已经被退役或者被教官抓去「爱国者の妙妙屋」加练了。
崩飞的碎石不亚于弹片的杀伤力,这一波下来,泥岩就损失了七八个人外加十几个轻伤的,对于本来兵力就捉襟见肘的泥岩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打掉它!”终于组装好的便携式迫击炮开始发威,这种乌萨斯来的单兵火炮在山地十分好用,配合另外一辆就位的轻型自行迫击炮车,守军的嚣张气焰总算是被稍微压制了一下。
叙拉古的迫击炮更适合攻击山地目标,而乌萨斯的迫击炮则更适合炸高台裸露目标,一个使用的是某种带有一定的扩散能力的燃烧弹,一个使用的是单纯的高爆弹,对于高护甲目标和装甲掩体毫无意义。
火势开始蔓延,高峰防线有收束敌人进攻面的作用,也意味着自己的面积不大,也很容易被敌人的炮火轰炸,特雷西斯麾下部队没有近现代战争经验的劣势开始呈现。
博士设计这套防线的目的和用法是在敌人重火力攻击的时候,全员撤进密集的山体通道内,等到炮火结束迅速重新冒出来。
当然,各个火力点也是以曾经泰拉的标准来设置的,而特雷西斯为了装下他的万国牌装备,不得不拆除了一部分堡垒,变为开放平台。
然而,这些都比不上因为缺乏经验造成的损失,那就是,他的人在进行阻击作战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敌人会进行炮火反制,更加没意识到炮火准备的问题。
在成功给敌人造成一定损伤,并且挨了一轮炮击之后,不仅没有立刻躲进掩体,等到反击结束重新出来,而是试图和泥岩比谁的火力更加迅捷。
直白说,一群人直挺挺的待在阵地上等炸,甚至为了最大限度的打击敌人,重装备都没有及时转移。然后,他们就惨遭燃烧弹覆盖了。
一台电磁穿刺者直接被高爆弹炸成废铁,另外还有两座地堡则被燃烧弹炸成一片火山,吃了大亏的守军这才意识到他们应该果断的躲进坑道里面,而不是之前主要以冷兵器和弩箭近距离作战的一样待在阵地上。
因为冷兵器和弩箭不能这样玩,敌我双方距离太近,你撤入坑道还没爬出来,对面就跳进来和你肉搏了。
而且因为距离的关系,敌人的炮火也不会太强,避免杀伤自己人,所以待在阵地上等待迎接冲击才是正常作战战术。
可是,新时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最近的散兵排距离他们的阵地都有一百多米,更别说他们还不一窝蜂的冲锋而是交叉掩护。
于是被炸懵了的守军,一部分按照过去的经验习惯直接跳出掩体,准备发动刺刀反冲锋,结果遭到已经找到掩体并且在友军班排掩护下的进攻方的有力打击。
一部分则是听从了指挥官的命令撤进坑道,准备白刃战和巷战,而没有准备等火力压制结束就重新进入阵地阻击敌人,这种脱节让泥岩损失掉了快一整个排之后。终于,全军突破了第一道防线,而对方的重火力也随之哑火。
“夺取敌人的武装,清缴阵地!”现在兵力劣势的是对面了,在阿尔法位置的月牙峰基地开战的同时,主力装甲团也拔营开始攻击,借助沙尘暴的掩护,装甲部队一直快要逼近到地面反装甲掩体才被发现。
这些掩体是为了对付陆行舰突击而设置的。说白了,就是大量的水泥柱子,高度在10米左右,也有3-4米的金属架子,它们会飞快的卷入陆行舰的履带当中,把它卡死,避免陆行舰使用“创死他!”这个战术直接撞码头上,然后全舰跳帮这种流氓打法。
而这些掩体后面,还有不少的直射武器和重装备,也避免陆行舰直接突脸上,前舱门一开,一只重装近卫军就乌拉一声冲出来砍人——这是乌萨斯的最常用战术,泰拉家喻户晓了。
【原剧情里面,切城就是在用这个战术,撞龙门上,然后乌拉一声,集团军冲出来砍人ojpg……】
“开火!”风暴型泰坦的炎流如一柄火焰巨剑般扫过战场,正在纠结要不要去支援月牙峰的守军顿时被锤了一个满脸花开。
甚至由于这种突袭来得太突然了,指挥官都没有反应过来,士兵们也是各自为战,有跑路的,有准备钻掩体的,还有直奔反装甲武器站的。
这种混乱当中,近战型的风暴泰坦就就直接碾过了低矮的堑壕,带有破障铲的车头直接撞开路障,碾过敌人的血肉,周围的好几把热熔炮和轻机枪在往周围疯狂扫射。
这种泰坦没有装备源石轨道炮,而是火山炮和大量的轻武器,里面还能额外塞一个五人班组,是良好的突破单位。
如果不考虑它的造价是常规泰坦的3倍,后勤需求是十倍的话……啊,这个倒是和客师傅无关,而是和火山炮有关。
所谓的装填三小时,快乐五秒钟就是说这种武器了,后勤弹药车需要三个小时才能为它补充一次弹药,而它在全速开火下,半分钟就打空了。
然鹅,用在速攻突破闪电战上,这种泰坦就非常的犀利了,没有任何防线和火力点可以在这种烈焰洪流下幸存,几乎瞬间就把防线撕开了一条口子。
“放下跳板!”就在形式一片大好,三个战场都取得了有利突破的时候,意外就发生了,山体闸门打开,一艘陆行驱逐舰或者说装甲舰缓缓开出来。
“艹!”堪比裤裆藏牛的突变让所有人脑阔一懵,这艘装甲舰是哪里来的?
“真是万幸啊!”基地指挥官吐了口气,还好加班加点的把这艘受损的陆行舰修好了,虽然行动结构还有很大问题,部分装甲也没有修复,但是毕竟是一艘维多利亚的新型战舰。
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因为是维多利亚的新技术,导致技师不得不去维多利亚请人来的话,它原计划在前天就该离港回到前线的,卡兹戴尔从大炎弄到了「废旧老船」的信息不是什么秘密,那么大的船舶也没人能隐瞒。
如果是那样的话,这座港口失守就是时间问题了,虽然博士的布置非常的刁钻,也非常的牢固。
但是双方在战术和步兵素质上的差异,还有因为天气原因带来的影响,让他们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功能。
“所有人集中火力,打掉那艘战舰!”泰坦的源石轨道炮率先开火,现在陆行舰在执行离港程序,速度最慢,可以看见船员是飞奔向各个战斗位置,这是它最脆弱的时候。
热熔炮的光束、源石轨道炮的炮弹袭击向这艘战舰,前者因为距离的关系,已经衰竭到只能留下一个红热斑,而后者倒是制造了有效杀伤。
然而下一秒钟就被战舰的集束爆破弩和城防炮命中,两艘攻城型泰坦瞬间变成一堆废铁和红热垃圾。当然,对方也没好过,源石轨道炮几乎扬了它半个上层建筑物。
“散开,所有人散开,不要和战舰交火,快速突击,躲到港口平台下面去!”
因为射界的关系,一旦进入平台下方阴影区,战舰上的所有武器就会被港口平台挡住,难以造成任何杀伤或者破坏。
第六十六章 攻心为上
第六十六章
战场上什么突发情况都会发生,而且预案也不是万能的。
或者说,有些战役或者说军事行动不可能有预案,特别是那些极为冒险的行动,一旦环节出错,唯一的预案就是硬着头皮打。
万事皆有B计划,只有电影里面才会出现。实际上,大部分的冒险型军事行动都没有B计划。
如果遇到可能摧毁行动的问题,要么当做没看到,硬着头皮赌运气,要么就是从根本上放弃这次行动。
反过来说,如果情资清楚详细、后路稳定、补给畅通、目标战力清晰、我方任务明确并且做好了万全准备,这就不叫军事冒险,而叫一次十拿九稳的收割行动——
因为,本质上,你已经赢了,只要你的指挥官没有精神上的大病,基本上胜利不过是一个可以预期的确定值。
事实上,大部分的军事行动当中,以上条件里面肯定有一两个得出问题,技术优势最多只能减少出问题的严重性。
而如果是军事冒险当中,以上条件八成是全都要出问题——为什么叫军事冒险?因为就是在赌脸啊!
赌对方战力不足,赌对方主力不在,赌友军配合默契,稳扎稳打,不搞军事冒险是所有将军都希望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