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女儿呢?还有碧翠克丝呢?”
“都注射了,实际上你们也注射了,我不能保证下一任的领头人还能是现在的样子,所以,就只能保证现在的这群人长命百岁了。”老夏倒是一点都不在意这些人以后变质的问题,流浪星空或者呼叫救援,不管是哪一个都必须维持政策的铁腕和持续性。
和种族生死存亡相比,人权在内的各种乱七八糟的权利都是可以舍弃的,毕竟活人还能熬到新社会建立,重新变成人的那一天,但是死人是肯定不会有人权这种东西,只能任由蛇虫鼠蚁啃干净。
而如果最后星盟救援赶到的话,就老夏知道的正常安置处理政策都是不会给他们留下任何领导职务的,换句话说,会直接清洗或者安置那个时候泰拉的所有中上层管理者,然后基层管理者也会逐步替代,以确保星盟的政策可以得到完全的执行。
而在殖民地恢复时代(星战结束前后)出生的老夏对此的经验和见识就是:“不要和一群随时可能变成铁心灭绝者的小姐姐耍无赖,她们是真的干得出来调集一艘轨道打击巡洋舰来执行挨家挨户抓出反动分子枪毙这种事情的,也是真的敢往你身体内注射监控用微机械体确保初期治安保障的。”
“那有什么可以维持泰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的方式呢?”博士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不要和那些铁心大小姐犟,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可以了。”老夏摊手。
“然后就是加强学习使用我们的管理系统和习惯权力受限,就可以保证具有相当的自主权,实际上,星盟并不会干涉各个殖民地的具体发展趋势和政策细节,自主权还是比较高的——前提是你们真的得习惯我们的透明化政务系统才行。”
“在别的文明捂盖子有什么后果我不知道,反正我们那里,捂盖子的下场都很惨,真的,你千万别觉得你的脑子有‘三贤者’好使,可以让她们查不到你到底做了什么——她们的‘脑子’比你们的城市都要大三圈,欺上瞒下,死路一条”
在殖民地收服工作当中,就有这样的不信邪的家伙,当然后果也就是求锤得锤了。
“我想没有贵族会接受这个待遇”既然开始星空计划,那么意味着确实需要考虑星盟这边的问题了。
“那没办法,想要维持那种特权和低效率管理是不可能的,话又说回来,你为什么觉得她们会和你们讲道理,而不是直接把你们当做一种‘资源’和‘零件’给分配掉,然后把里面的‘不合格’产品挑出来销毁?”
“所以,我们还是专注手头上的计划吧,如果有选择的话,我还是不希望你的国家插手泰拉的事情。”
“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一个好选择。”老夏点点头,这确实是,这种“自强”型的人类文明或者殖民地,星盟一般并不会强行纳入,反正宇宙足够残酷,等两年再去看看。
要么他们自己就转变思潮,要么就是已经快完蛋了,正好给他们收尸,为什么要自己来当这个恶人?
真当大筛选器是放着好看的,什么阿猫阿狗不做出牺牲和抉择就能在宇宙当中活下来变成一个新的星级文明不成?
那样的话,你出门就能看见八个星门在轨道上串门了,宇宙怎么可能会这么安静和孤独。
“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我肯定是选求救信号优先,我肯定是要回老家的,只有不行才选择和你们一起上路”
“合理,你女儿和妻子怎么办?”
“你是不是傻?我们的救援船再小带几十几百个人回去也是很容易的啊”
“我的意思是说,你回去之后,你女儿和妻子和那个社会是脱节的,该怎么生存,你工资够吗?”博士问的是这个。
“......按照我们的法律,作为开拓者,泰拉的源石矿物和各种矿物采掘,以及我收集到的这些生物信息和矿物信息我都是可以分成的,你是不是傻?我为什么要担心这个,至于说社会脱节......找个山清水秀农业或者渔业海洋行星养老和这里也没什么区别啊!”
“.......”突然想起来对面的社会结构和文明层次完全不同了。
“老板,你们那边现在还接受入籍申请吗?”令果断的问道,“我现在跳槽来得及吗?”她这样的家里蹲敢死队,最大的梦想就是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了。
第九十三章 航天宣传
第九十三章
泰拉,月球,荒芜的灰白色世界,连绵起伏的由源石颗粒与钛铁沙组成的沙丘呈现出一种和普通沙子完全不同的粘重质感,厚达数公里的尘壤包裹着坚固的源岩壳与凝固的镍铁核。
对于必须在这个死寂世界生存的人来说,昼夜的意义与生活在行星上的人完全相反,白昼是需要回避的时间,直射的阳光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金属烤到可以点燃纸片的温度。
而到了夜间,缺乏大气的保护,温度则会高速下降,相对于散热来说,显然保暖的难度要更低一些,当太阳逐渐消失在月平线的一侧后,强尼才准备好舱外行走的套装。
得益于小型加工站的存在,他的居住区域已经扩大了数倍,已经有一座完备月面基地的味道了,由四根封闭管道组成的半地穴式的结构,一座主体基站,四个穹顶球。
穹顶上半露出地面,有可旋转开合外壳,这里是发电区和种植区,白昼时打开发电,夜晚则关闭保护外壳,避免小型陨石和流星破坏。
下半深埋于地下,由地下封闭管道链接主体大厅,这里是生活区,加工区和仓储区,减少热量在夜晚的消耗,也减少加热能量的消耗。
“嗤!”气密闸门开启,外面是漆黑的夜空与荒芜的白色世界,“探测杆,路标杆,小型超导蓄电池和折叠太阳能板,还有折叠披棚,好,都准备好了。”
强尼检查了一下装备,其中披棚比什么都重要,这个可以在月面展开一个只能容身一人的如帐篷一样的弧线结构,制造出一个安全的阴影区。
不然在远离基地的地方,炽热的阳光很快就会烤干舱外服的冷却液,然后就差不多可以等着吃活焖人肉了。
这也是为什么正经的月面基地都尽可能的修在环形山里面,且靠近环形山壁的缘故,一方面是方便开采月岩资源,但是更关键的是借助环形山的阴影区来获取冰和避免基地被烧焦。
月球上的冰的来源,大多可能是彗星和冰质小行星撞击的结果,而这些水分会迅速在太阳直射的高温下消失,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留存下来,储存在月岩缝隙和尘壤深处。
强尼的工作很简单,首先是前往大约20公里外的一座发现的月冰矿,采集冰块,那边的冰块经过消耗已经不多了,所以在完成采集补充淡水和氧气后,需要进一步勘探更远的区域。
值得庆幸的是,他在之前坠毁的黑鼹号和风行者号的残骸里面找到了不少可以用的零件和乱七八糟的东西,非要说的话,在星级材料供给和加工上,可能比地面上的老夏还要充裕一些。
毕竟老夏的穹顶得自己采集碳材料自己合成和制造,而他这边只需要用切割刀进行切割碎片,或者用焊枪拆卸残骸,用完整的板材拼一个基地出来就行。
相对来说,对于设备的生产负荷压力就低得多,而且他的设备也只需要供给他一个人用就可以了。
月冰矿已经是一座小型的站点,和所有的月面站点一样,一个半球形的穹顶作为入口和电解淡化舱,下层是工具间,再下层就是月冰矿了。
某颗彗星的残骸深深的嵌入月壤之中,变成一团大约有200米直径的由冰、石墨、钛尘与硅岩组成的冰矿,采集站将强尼之前挖出来的矿道堵住,之前他就是忘记了这回事,结果第二天来的时候,表层的冰已经全部被太阳蒸发了,损失高达上百立方。
进入开采站,换下舱外服,检查了一下冷却液和电池的情况,等待充电的时间里面,顺便吃了一个中饭,食物非常的简单,胡萝卜、卷心菜、番茄组成的沙拉,加上大豆蛋白的合成素肉饼,这个素肉饼还得多亏了黑鼹号的居住舱底层找到的合成机。
在星盟普及组培肉之后,用大豆蛋白和昆虫蛋白合成素肉饼为船员提供必要的蛋白质的这种合成机就淘汰了,不过,对于根本莫得昆虫可养,也莫得组培机的强尼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
因为在那个时代,航天还勉强算是前沿产业,宇航员还依然是层层选拔的精英,而不是他这样的高中生经过3个月的短期培训就能上船打杂的工作,所以,相关设备在制造成本方面普遍是不怎么考虑的。
也就是说,这些设备不是现代的应急设备——应急设备只考虑如何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大量的营养,口感是不考虑的。
“喂喂,地面站,我已经到采集站了”例行的通话,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对于孤身在异星球的强尼来说,这个举动与其说是指望所谓的地面站提供什么建议,还不如说是让自己感觉自己还是活着的,不然在别说人,连虫子都没一只的地方,迟早变成疯子。
“地面站收到。”只有这么简短的自动回复,不过,也足够了,换上助力工作服,也是从黑鼹的仓库里翻出来的,经过非常艰难的远程指导修理之后,至少比他身上的救生型舱外服要靠谱一点。
顺着梯子爬下矿坑,打开照明灯,一个仿佛水晶洞般的世界展现在面前,土壤和岩石反射着璀璨的光点,但是大部分是没什么用的金刚石和石墨结晶,还有一些是钛尘结核,由钛铁冰组成的奇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