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怀英虽然拒绝了太子,但太子相信,如果谋逆成功,包怀英是必然会接受这尚方宝剑,必然会为了苍生黎明继续为盛晋服务。
若不成,那就不成,该死死,该跑跑。
对于太子来说,这不管哪样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对于太子来说,只要盛晋朝减少摩擦,更平和地度过他的死亡,那就一切万事大吉。
圣武帝没有和二皇子说任何一句话,走到了屋子里,果然找到了太子留给他的信。
他翻开来看了一下,随后默默地收了起来,没让任何其他人看到。
太子已经死了,这,是先决条件。
对于太子来说,他没有必要疯狂地去夺取皇权,因为他已经死了,死人成了名义上的皇帝也没意义,所以在制定计划之前,太子才会做两手准备,一个是父皇胜利、一个则是二弟胜利。
虽然战斗结束之后,看起来似乎都是太子赢,但事实上,太子既然已经死了,输赢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只是想要在临死之际,多做点准备,让自己的父亲别那么伤心,也让自己的弟弟表现表现。
他知道,那些跟着他一起发起叛乱的人之中,绝对有一些是本来不准备造反的,这些人若不是因为他的命令,根本不会造反,但这对他同样也没什么意义了——他没有时间去挨个调查,也没有时间去仔细再分辨一遍。
对于【太子】这个地位、【皇子】这个身份、【叶家后人】这个血脉来说,他没有那种闲工夫去分辨。
全部都死就可以了。
二弟需要自己去组建自己的班子,盛晋朝堂还有无数能人,包怀英、周昀也都活着,他相信以叶昌的能力,足以。
其实,单纯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太子不愧是圣武帝看好的继承人,甚至某种程度上,太子其实比圣武帝更狠。
圣武帝杀了自己的四儿子,但那是因为忍无可忍,因为四皇子触碰到了皇家利益的禁忌,所以才杀了四皇子,可其他的那些涉及造反的皇子皇孙,圣武帝一个都没杀。
叶永不知道圣武帝到底是出于亲情,还是对那个“批言”的迷信,所以才一直留着自己的儿子,一直留着三弟,但那都不重要。
圣武帝下不了那个心。
他能。
他会杀光自己所有的妻族、母族的人,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让二皇子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让二皇子帮自己在死后实现自己的计划。
从狠辣程度上来说,叶永可能是当前叶家最凶残的一个,其他的几个兄弟没有一个比他狠,哪怕这些个皇子都有自己隐藏起来的秘密,却也没有人会第一时间去杀同族,哪怕是七皇子叶宗,也只是把分家的人当成猪养,不会杀他们。
所以,在信的最后,太子便跟圣武帝说,希望圣武帝不要再迷信什么“水君”的批言,他们叶家能走到现在,是因为圣武帝一个人雄才大略,只要人对,盛晋朝自然可以延续下去,就算没了他这个“永”,他二弟“昌”也一定可以让盛晋的寿命延长直至后代子孙万代!
“唉......”
圣武帝第一次发出了哀叹声。
暗藏杀机的宫廷,他没有哀叹。
无数异族在关外驰骋,他没有哀叹。
疯狂的魔教胡乱砍杀百姓,他还没有哀叹。
但即便从荀武说出太子已经死了后做足了准备,但圣武帝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绪。
这不是麒麟毒血所影响的了,而是真正的悲痛。
白发人送黑发人。
“傻孩子......傻孩子啊......”圣武帝有些痛苦“我若真是信那句批言,又怎么可能告诉其他人呢?”
叶昌在一旁候着,听到这话,却完全没有反应。
他一直都是如此,一向都是如此,当自己不需要办事的时候,就会如同雕像一般,呆呆愣愣。
正如圣武帝所说,与水君的那一次交谈,可是只有他们两个人在场,若是圣武帝真的对这件事那么上心,为什么会告诉其他人,为什么会让皇子们知道?
默默地藏在心里,难道不行吗?
要知道,当初水君可是给圣武帝算了两次“卦”,但流传在宫内、皇子之间的,仅仅只有第一条批言。
那另一个呢?
难道圣武帝说了,别人没听见或者是没传出去吗?
当然不是——因为圣武帝从来没有说过。
他能将一个秘密保留十年不与任何人说,为什么会把有关皇子的事情说出去?自然是因为他不在乎这一句话。
比起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水君跟他说的第二卦,才是真正的大事。
但可惜......没有任何一个皇子参透了他的想法,他们每一个在听到与自己有关的东西后,都会不由自主地开始考虑自身,开始不由自主地往那个方向去发展,并且惊讶地发现,自己特别适合这方面。
按照荀武那个时代的说法,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暗示”,圣武帝看在眼里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儿子们别的月优秀,他自然也就越满意。
可他没想到......
长子离世前,居然还在想这种事情。
还有什么......二弟的才华并不下于我,父皇也多关注关注他......
圣武帝作为父亲,当然知道叶昌的才华并不低,可他更清楚,叶昌只是一个学习者,他只是硬着头皮就是要跟太子做到一样,可太子死了,叶昌,也再也没有前进的方向了!
难道......终究还只是“昌”啊......
他沉吟良久。
“太子抱病与乱军战,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