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再度启程 应青炀其实也有隐约发现……(2 / 2)

“至于沈相,小殿下可能不知道,沈相容貌昳丽,寻常女子见了都要羞愧,其人也眼高于顶,虽总一副笑脸示人,但从不与人交心。”

“夺妻是空谈,将军说的大概是他与沈相之间的另一件旧事。两人曾有一段时间共事,最后却不欢而散。”

应青炀听得津津有味,脑海里已经想象出了对应的画面。

只不过沈听澜这人他没见过,但光听传闻和陈副将的评价,也知道会是个在人际关系里酷爱掌握主导权的人。

陈副将继续解释:“据说沈相曾经和将军讨论过北境的旧俗……”

陈副将话还没说几句,便忽地消了音。

身后一阵马蹄声踢踏而来,谢蕴的耳朵多灵,居然能在行进的车队里,隔着老远就听到陈副将似乎在说他坏话。

他策马,人还没到马车边上,一声冷嗤已经先飘了过来。

谢蕴骂骂咧咧:“好啊,我说最近在偷偷打听什么呢,本将军的事你也敢往外说,不想干了直接来找我提就好,何至于此?”

谢蕴对自己惹祸的能耐有清晰的认知,谢大将军说一不二,手段向来激进,除了本就手握兵权外人不敢置喙,留一个能负责处理烂摊子安抚民众的副将非常有必要。

虽说陈副将算是江枕玉安放在他身边的眼线,他也是真的有在以诚相待,只不过闯祸这事,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改不了。

所以此刻他话语中有些无奈,但并未真的觉得恼怒。

应青炀原本觉得有些遗憾,当事人来亲自阻止八卦传播,看来今日是听不到什么趣事了。

没想到边上的江枕玉冷淡开口:“你心虚?”

谢蕴眉毛一挑,大声喊道:“我心虚什么!?”

应青炀:“?”这掩饰得也太明显了吧!

“那这事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江枕玉的语气里似乎带着些真实的不解。

不过马车里的应青炀看得真切,这人并不是很关系谢蕴的私事,只是看他好奇,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便自己开口。

是激将法。

应青炀深沉地想。

而谢蕴这个暴脾气,每次都一准上钩。

谢蕴支支吾吾,最后“啧”了一声,色厉内荏道:“本来就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怎么不能说!”

陈副将观察着他的表情,确认这会儿再开口也不会被恼羞成怒的大将军一刀砍了,这才继续道:“沈相曾经和将军说,北境之外,马背上的民族,都有一个只能和此生唯一挚爱同乘一匹马的旧俗,在将军的理解里,可能有点类似于守宫砂。”

“可当时两人在沧州攻城,败军撤退时有些狼狈……”

谢蕴一皱眉,不乐意了,“什么叫败军,那叫暂时撤退懂吗?”

陈副将一顿,顺着他的意说:“暂时撤退时,马匹不够,将军只能和沈相同乘一匹马……”

应青炀满目疑惑,他忍不住开口:“就算如此,也不至于只剩下一匹马吧?”

谢蕴又怒气冲冲地“啧”了一声,“你都不知道姓沈的有多弱气,在路上颠簸死了,我怎么和陛下交代?”

江枕玉:“……?”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他没记错,沈听澜当时虽然重伤未愈,但也不至于因为马上颠簸就保不住命吧?

“你不愿意娶妻不近女色,是因为这个?因为把所谓的挚爱位置让沈听澜坐了去?”

应青炀悄悄挑起帘子,就见谢蕴握紧了缰绳,涨红了脸,半晌才瓮声瓮气、破罐子破摔似的地说:“不行吗?既然不能给最好的,还找什么一生挚爱?”

应青炀眼里的兴味终于被打散了。

有生之年,他居然能见到一个比阿墨还木楞的人。

阿墨是天生的脑子不好使,谢蕴又是怎么回事?看着像治好了也会流口水的那种。

散了吧。这里只有一个脑子一根筋,半点情商都没有的大直男。

*

南下的路上有人畅谈着本鲜为人知的旧事。

而江南金陵城内,另一位当事人也收到了从燕州传来的密信。

照旧是一式两份,沈听澜和万统领各得了一封。

信上的内容着实让人惊讶,但总体来说是件好事。

太上皇陛下终于回心转意,准备返回江南,真是值得庆祝。

万统领乐得合不拢嘴,在诏狱动刑审内鬼的时候被骂了好几句变态。

入夜,万统领在自家宅邸正准备用晚膳,烧鸡刚上桌,就听卧房的门“砰”地一声被踹开。

他一翻白眼,万般无奈地往椅背上一靠。

就见沈听澜信步走近来,手里拎着一壶酒。

万统领原本还摊在自己的座位上,眼睛瞄到那酒壶,整个人立刻紧绷地坐直了身体。

他咽了咽口水,声音干涩,带着些许惶恐:“这是做什么?”

沈听澜眉眼弯弯,笑容真切,没有半点虚伪薄情之意,和这人平常的状态截然不同。

他上挑的狐狸眼里,似乎暗藏着几分扭曲的兴奋之感。

“子熙啊……看到燕州传来的密信,我心里甚是欢喜,特地来找你叙旧,陪我喝一杯吧?”

万统领脊背一阵恶寒窜了上来,他脑袋晃得像拨浪鼓:“不喝!额……我是说……我最近正当值,不能饮酒。”

死嘴,快说啊,说个理由把这神经病给劝住。

密信里的事情虽然值得高兴,但至于让沈听澜动这般歹念吗?

沈听澜沉吟一声,再度笑了起来,“嗯,也是,那我去找别人吧,不打扰你用膳了。”

万统领“噌”起身,木着一张脸按住了沈听澜的肩膀,亲自挪了一张椅子过来,让沈相坐下。

“不打扰,我刚刚开玩笑的。”

哈哈,出去找别人喝?这一杯倒的人怎么敢的?

鬼知道沈听澜出去一晚上再回来,外面一夜之间会出现多少人争着给他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