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137 晋诗月(1 / 2)

京中出了一件大事, 晋宁县主晋诗月与侍读学士杨旭和离了。

都说杨旭与晋诗月感情颇好,成婚多年只得他一个夫郎,就算是只得一个哥儿也未曾再纳。

晋诗月年近三十,竟又怀有珠胎, 原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却因着一场意外, 流掉了孩子,差点命陨于此!

晋宁王妃得知此事,便拿了和离书亲自上门,将宝贝儿子接回了家。

后面杨旭再去上门求情, 晋宁王府却是连大门儿也没开。

沈宣知道此事以后, 便第一时间去了晋宁王府。刚到了王府门口, 便瞧见杨旭站在大门外面。

这次沈宣见了杨旭连停都没停, 直接绕过了他进了王府。

当初他撮合了晋诗月与杨旭二人, 觉得两人互生情愫, 乃是天作之合。没想到如今却是如此结局,让他不禁十分的惋惜与愧疚。

晋诗月与他交好,对这段情感又付出良多。然而杨旭却是始终有所保留, 不愿为了晋诗月舍弃功名利禄离开京城,所以才会有如此结局!

晋诗月此时正躺在床上做小月子, 面色苍白, 人比之前看起来更瘦了一些, 瞧着竟有些弱不禁风。

见到沈宣来了, 他便要强撑着坐起来。沈宣连忙过去将他按下说道:“你我之间,还讲究那么多做什么?你好好休息,先养好了身子再说!”

“好。”晋诗月眼睛一酸,流下两行眼泪, 顺着沈宣的话躺了下来。

他这次滑胎,损耗极大,也是晋宁王妃从宫中请了几个御医才保住了性命。只是御医说了,以他的身子,日后是不能再生育了。

“快别流泪了,当心以后落下病根。”沈宣拿了块手帕帮他擦干眼泪:“如今你搬回王府倒是更好。有王妃照料,你也无须费心其他事情,只管安心养病便是。”

“好。”晋诗月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会儿才又开口问道:“旭郎他……是不是还在府外?”

“是。”沈宣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本是不想问的,怕勾起了你的伤心事。你这次滑胎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妃为何如此生气,直接拿了和离书过去?”

“唉……”晋诗月长叹了一口气,一副面如死灰的表情说道:“也是我那婆母生事。见我怀了身孕,就带着几个貌美侍女上门,故意往旭郎房里塞人。”

“当时旭郎还在朝中,我心中气愤,一时没能忍住,便与她吵了起来。结果两边的下人们动手,不慎冲撞到了我的肚子,便成了这样的结果……”

沈宣闻言咋舌,没想到此事背后竟然是这种情况,也难怪晋宁王妃气的要让晋诗月和离,王府的大门都不让杨旭进来!

“此事你怎么想?”沈宣犹豫了一阵,才开口问道。

“我?”晋诗月苦笑了一下,面色苍白的说道:“和离吧,我也累了。旭郎独子,杨家是不可能允许他没有亲生子嗣的。”

“然而让我眼睁睁看着他纳别人为妾,我是没有那个肚量。和离以后,大家一别两宽。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对所有人也不失为一种解脱!”

晋诗月说着话的时候,面色平淡,瞧着倒是一副完全心死了的模样。

他与杨旭成婚已有十年,育有一个哥儿,业已九岁。心中虽对杨旭仍有爱意,但到底是被那些永远摆脱不掉的纷扰琐事给磨的心灰意冷。

“挺好的。”沈宣长舒了一口道。

晋诗月能想通倒是好事,他就怕对方如之前一般,一味隐忍,反倒叫人不知该如何劝解才是了。

只说那杨旭一连在王府外站了几日,却始终未能得见晋诗月一面。

此事传得沸沸扬扬,朝中竟有些迂腐的老臣跳了出来,说他一个官身,对着一个哥儿婆婆妈妈,实在是因为贪图王府的富贵,有损男子颜面!

杨旭吃了弹劾之后便回了家,之后再没有上过门。

不久之后,晋诗月亲自给杨旭送去了一封书信,他便签下了和离书,与晋诗月正式的和离了……

晋宁王府只有晋诗月一个宝贝哥儿,接他回府,自是要将他生下的哥儿也一并带走。

杨家老爷子原本还跳出来反对此事,说要将孩子带回杨家,交给杨夫人抚养。

倒是杨旭第一个出口反对,说是孩子生下以后,都是晋诗月一人照料,杨夫人看都未曾多看几次,与孩子无甚感情,更别提由他抚养。

此事最终由他拍板,让晋宁王府带了孩子回去,又将杨姓改为晋姓,两家才算是有了一个了结。

晋诗月与杨旭成婚的时候,是带了满满当当的嫁妆过去的。

这次与杨旭和离,因着是晋宁王府先提,按律嫁妆应当留在杨家一半。但杨旭却是一文不要,只让晋诗月全部都带了回去。

杨家清流之家,靠着朝廷俸禄过活,家中并无什么产业。

但沾了晋诗月这京城土豪的光,每逢逢年过节的没少孝敬家中,杨家这几年的日子过的也算滋润,杨夫人出门穿的衣料都好了不止一个档次,房里的头面都多了不少。

然而这等财物孝敬了上十年也没能收买到杨夫人的心,两家此番和离,杨夫人竟然是最高兴的。

她打从心眼里就不喜晋诗月这个儿夫郎,心中只觉得若是当初没有晋诗月勾搭,以杨旭名列三甲的成绩,和该能娶一个世家名门的才女!如今也怕是已经儿女双全了!

这和离书刚刚过了官府,杨夫人便开始四处赴宴,想要给杨旭物色一个续弦,好给杨家生个儿子传宗接代。

只是没想到去了几个宴席之后,却并未如杨夫人想象中一般,有大把的名门闺秀可挑。反而是一听到她想要给杨旭找个续弦,那些原本对她还算热情的主家,一个个都冷淡了下来。

杨旭如今官至五品侍读学士,又颇得晋武帝欣赏,在同龄人之中也算是佼佼者了。

只是他这侍读学士乃是清官的差事,手上没有什么实权,除了俸禄和圣上的赏赐,捞不到几分油水。

若是杨家乃是京中名门望族,拥有祖传的产业,那杨旭的续弦之位必然是炙手可热。然而一个清流之家,哪儿来的钱财?

但凡是条件出众的女子,哪个不是提亲之人踏破了门槛?

因着与晋诗月和离之事,杨夫人恶婆婆的名声在外,有志气的女子自是不肯做个续弦还要受苦的。

而那些条件不好的,杨夫人更是看不上。

一来一往的,反倒让许多家有好女的人家,一看到杨夫人就绕着走了!

这日杨夫人去了往日一直交好的礼部侍郎何大人家中赴宴。

往日里十分热情的何夫人今日也是只打了一个招呼就不见人影。

杨夫人差人去问,府中的管事便来道歉,只说是宴席太忙,何夫人抽不开身,让杨夫人在家中自便。

宴席还有许久才能开始,杨夫人闲来无事,寻觅往日里那些相熟的内眷,竟然一个也没有见着。

那些商人与小门户的内眷倒是有想要与她搭话的,但杨夫人性子高傲,又觉得他们说话市井,很有些瞧不上,便只得一个人在园子里转悠。

她带着两个丫鬟,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处偏远的院子。

眼看着前路不通,杨夫人想要折返回去,却突然听到那院子里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正是何家夫人的!

杨夫人心中一喜,立刻便停下了脚步,朝着那院子的方向走去。

杨夫人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院子门口,刚准备跨入院中,却是听到那何夫人的声音说道:“方才那杨家夫人还到处找我,好容易才让管事推脱了出去,真真是烦人!”

她面色一僵,停下脚步,忽然意识到何夫人此番说的正是自己!顿时面色又青又白,整个人气的胸口一窒。

然而更让她难受的却还在后面,忽然那院子里又传来了另外几个人的声音,都是往日里与她相熟的家眷。

“她家不过一个清流门户,家境普通。那晋宁县主带了那么多的陪嫁过去,都因为没生儿子和离了,换成别家还得了?她这婆婆可不是个好相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