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vi(2 / 2)

大明小贪官 参果宝 5254 字 5个月前

李明义闻言畅快地笑了一声:“如?此甚好!怀庆府的粮价还在?二两三钱银子一石,虽然比之往年也上涨了不少,但谁让现在?去怀庆府买粮的人也多呢!等?到了后,咱们再压个三日再出手?,届时估计至少能多赚二两银子一石!”

贾师爷也是跟着笑,这次李知县把能拿出来的所有银子都拿去购粮了,一买就是二万石,可谓是大手?笔!但是想想其中能赚到的利,可是他做几辈子师爷都赚不来的钱!

但是只?要想到等?这次出手?完,自己也能在?里面分一杯羹,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贾师爷凑了两千两银子跟着李知县的船一起?去买了粮食,来回路上的运费李知县都没算他,等?赚了银子也都归他所有,算一算,两千两变四千两,能不开心吗?

李明义想的很好,他不黑心,做完这一票就收手?,他只?要赚四万两银子就够了,后面任粮价再涨上天,也和他没关系。

三天,只?需要三天,自己又有两万两银子进账,光是想一想,就忍不住呼吸急促。

然而,就在?第?二天,粮价突然开始暴跌!

从怀庆府来的粮食已经全部入库,正当李明义美滋滋地坐等?第?二日粮价上涨的时候,县衙里一直帮着李明义盯粮价的皂吏慌忙跑了进来。

“大人,今日,今日粮价跌了,今天的粮价只?有三两九钱!”

李明义心脏漏跳了一拍,强装镇定到:“慌什?么!之前又不是没跌过,再帮我去继续盯着!”

李明义心里盘算着,这不过是像上次一样短暂的波动,可是又过了一天,李明义得到的消息,今日粮价变成了三两半一石!

李明义“刷”地一下站身来,不敢置信:“你?说什?么?再说一遍?是三两半还是四两半?”

那皂吏见李明义神色不对,连忙又回禀了一遍,等?了许久也不见知县大人有什?么回应,大着胆子抬头?去看,便见李知县脸色铁青、整个人在?呼呼喘气!

贾师爷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将皂吏挥退,脸色同?样的难看:“大人,这两日,粮价暴跌,咱们要不要也一起?跟着卖了?现在?卖,咱们还是赚的!”

李明义来回走了两步,突然停了下来,坚定摇头?:“不必!我们就再等?两天,不可能粮价会一直跌下去的!这么多人投了这么多钱的呢,又不是只?我们两个!我一会儿就去会会其他知县,让他们务必将价格给撑住!”

现在?卖出去,比他之前预计的价格整整少一万六千两银子,李明义哪里能够接受!

在?他看来,那赚的四万两银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早就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现在?从里面掏出一万六千两银子,比杀了他还痛苦。

哄抬垄断粮价之前都能行得通,现在?没道理行不通,只?要他联合了其他几个知县,定然能把粮价稳下来,只?要让他好好地出手?了手?里头?的粮食,后面的事情,他才不管!

李明义急匆匆地就走了。

他哪里知道,此次一去,非但没能够挽回粮价的颓势,反而让那些知县大人们被拴在?了一条绳上,原本以为的自己强势垄断,最后却成了亏光所有的祸根。

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等?到别人回过神来,自然要把账都算在?李明义头?上,李明义这次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大势已去,市场有自己的节奏,逆势而行,纵然是有能量者?,也无法力挽狂澜。

李明义为了亏损掉的银子而殚精竭虑,赵松岩此刻却已经被银票包围住了。

赵松岩整个人如?同?傻了一般,看着书?案前摞成高高一叠的银票,张了张嘴,发出的声音却是沙哑的厉害,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再说一遍,到底多少?”

赵管家从账房手?里接过账册的时候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走过来的那段路,小腿肚子一直在?打颤,非是害怕,而是激动的。

“还请老爷明察,一共是三十八万五千一百二十五两整。”念完这一串数字,赵管家忍不住又咽了一口口水。

从始至终,整个赵家上下,只?有赵管家一人是知道所有事情的始末的,也知道如?今整个赵府的身家都在?这些银票里面。

而只?是短短一个月的时候,老爷的身家就翻了一番!这是何等?的恐怖!

赵氏一族百年的积累,在?那秦大人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间,只?需一月就可以赚到!

这种情况,超越了赵管家的认知,也超越了赵松岩的认知。

他甚至一开始都不明白?,为什?么粮价就涨起?来了,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卖,为什?么又要在?那个时候买,又为什?么在?刚刚破四两一石粮价的时候就将粮食全部卖出。

明明当时的势头?很好,已经到了四两二钱一石粮食了,可是秦大人却十分冷静地告诉他,这个时候,以四两一钱的价格开始,全部卖出,不管跌多少,都按比市价低一钱的价格去卖,卖完为止。

那秦修文对着几十万两银子的利润,仿佛视而不见似的,从头?到尾,都冷静到可怕!

赵松岩哆嗦着嘴唇皮子,对赵管家道:“点出二十万两,给秦大人送去,马上就送过去!”

秦修文获利十八万五千多两,凑一个整数,是为了给赵氏一族挣一条活路。

整整近十万石的粮食,两天时间全部卖完,等?他们卖完之后,粮价已经暴跌到了三两半一石,而且还在?持续往下跌。

抛盘太重,市场已经承接不住,再加上其他人手?里的粮食已经囤积到了高位,就算有些人想扛也扛不住了,总有胆小的人会跟着一起?把手?里的粮食抛出。

越抛粮价越低,而秦修文这个庄家已经完成了从洗盘到震荡再到收割的全部流程,早就功臣身退了,哪里还有人会来继续接盘将粮价抬高?

互相拉踩已经成为定局,而粮食还并非易储存的东西,囤积太久那是有时限的!

短短五日,粮价一泻千里,从最高的四两二钱,一直就到了最开始李明义他们商量的,让秦修文买粮的底线三两银子一石。

不管李明义等?人怎么呼号奔走,让大家不要再降价卖粮,可是整个卫辉府已经囤积了太多的粮食,在?这个时候,就是天皇老子来了,也得抓紧时间卖粮!

粮价一跌再跌,最后已经没有人再去呼吁大家稳定粮价了,所有人都在?抛售粮食,疯狂踩踏间,粮价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价格。

一两八钱银子一石,比水灾来之前贵一点,比灾后一开始的价格便宜一些。

有人以为,这就是到底了,还开始悄悄地又少批量进行购买。

然而,现实比想象的更加残酷,粮价还在?降!

一直降到了一两半银子一石,才微微有变缓的趋势,而那也只?是变缓,并没有止跌!

整个卫辉府囤积了太多的粮食,内部已然饱和,老百姓当然是欢欣鼓舞,又能吃起?饭了,可是越是跌,老百姓也越是买的少,今日买是一两半银子一石,明天就是一两四钱,那我为什?么不买够今日够吃的,明日再来买?

老百姓的购买力变得更低,以前粮价一路上涨的时候,还有人会多买点,怕明日的价格更高,而现在?,只?够今日吃的就行。

要将卫辉的粮食再往别处卖,是已经有人在?联系关系往外卖了,可是商人哪讲太多情谊,趁你?病要你?命,明明知道了卫辉府囤了许多的粮食,那开出来的价格低的可怜!

有些人便想,那老子就不卖了,等?到粮价恢复正常了再卖!可是看着仓房里他们家十辈子都吃不完的粮食,还有捉襟见肘的现银,这些人还是慌了。

等?到粮价降到一两二钱的时候,秦修文开始出手?了。

孙主簿简直是要幸福地快晕过去了。

县衙粮仓的米粮耗尽,又花完了秦大人另外给的五千两银子后,外面的流民也变成了一万余人,就在?孙主簿整个人都快绝望的时候,一车又一车的米粮源源不断地从不同?地方运到了县衙粮仓。

这两日,孙主簿什?么都不干,就在?县衙粮仓里守着,每一车都自己亲自验过看过,再让人收入库房中,所有的米粮确认过都是没有问题的,他才放心。

等?到粮仓装满之后,孙主簿整个人都懵了,县衙粮仓里能装整整三万石粮食,而现在?居然装满了!

装满了还不算完,早在?半月前,秦修文就让孙主簿带着城外青壮流民造屋建舍,搭建了好几个仓房,孙主簿那时候不明白?这些仓房是做什?么用的,现在?知道了——也是用来装粮食的!

每日都有粮食源源不断地汇入,虽然都是小批量地运送进来,一直接收了半月才算完,而那几个仓房也都一一装满。

孙主簿不仅仅将青壮编成队伍,每日分三班巡逻,就连石千户都不用孙主簿提的,自己就派了百人带甲兵士帮忙看守,维护秩序,没有人敢对那几个仓房有任何不轨之举。

孙主簿原本以为自己和石千户是师兄弟情深,他哪里知道,对于秦修文想要拉拢的人,他早早就放出消息,让他们一起?跟着将粮食卖了,此刻石千户口袋中鼓鼓囊囊的,对于秦修文的事情,他是第?一个要冲上前去帮的。

赵松岩在?送完银子的第?二日,就收到了秦修文的“回礼”,焦灼地打开信封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携银票十万两,与赵侍郎将事情经过言明,由?他将十万两敬献给皇上,或方可保赵氏一族。

字是好字,风骨铮铮,可是这上面写的内容,却宛如?一把刀一样,刺的赵松岩鲜血淋漓。

十万两!整整十万两银子!

再加上给到秦修文的一万多两,还有置换现银时的折算费用,加起?来有个十三万两银子了!

这还只?是有希望而已!

万一皇家不放过他们呢?皇家什?么没见过,稀罕他这十万两银子?

况且原本赵松岩以为秦修文和潞王本人是有关系的,自己帮了他,或许他能在?潞王面前帮他美言几句,现在?看下来,对方居然就是撇下潞王,直接将事情捅到了皇帝面前去?

这靠谱吗?不会那秦修文就是在?耍他们吧!

赵松岩纠结极了,又是心疼即将要给出去的银子,又是怕给的银子还不够多,或是起?到反作用,又该如?何?

可是想到秦修文这一段时间的手?段,沉默了半晌,赵松岩还是咬了咬牙,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别人不知道万历皇帝缺不缺银子,但是读过历史,且现在?脑容量更加巨大的秦修文知道,万历皇帝此刻很缺银子!

张居正的改革在?他身死?之后大半律法都被废止了,然而“一条鞭法”却被保留了下来,没有了正确的执行人,就是再好的政策也会变成垃圾,就如?同?原本是想要减少人力耗费的“一条鞭法”。

初衷是想让老百姓将各种税费折算成银两,免去运输、劳役的繁琐,可是折算成银两要溶银,就有火耗,上下一干官员光靠捞这个“火耗银”就吃的满嘴流油,更别说这样的政策导致银价一涨再涨,老百姓本身家中存银就不够多,明朝的银矿储备量也不足,最后让更多的老百姓失去自由?身和土地,地主豪强兼并愈发严峻。

下面截流的银子多了,那么流向最上层的银子自然就少了。

不说国库税银连年减少,就是万历自己的内帑都快被榨干了。

万历极其宠爱贵妃郑氏,珠宝、金银等?赏赐如?流水一般入郑贵妃的宫殿,所耗已经极度奢靡。国柱张居正还在?的时候,因为其是万历的老师,又是内阁首辅,就连万历也得听他的,还不敢做的太过,然而等?到张居正一去,万历就开始肆无忌惮了。

万历十年就将郑氏封为淑嫔,万历十一年又加封德妃,万历十二年再次册封贵妃,每一次的晋封都要大摆筵席、金山银海似的花费,张居正攒下的那点家业,根本就不够万历挥霍的。

秦修文若是没有记错,等?到明年万历十四年大年初一,郑贵妃就会诞下爱子朱常洵,其后还会晋封郑氏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现在?已经是万历十三年,经过两个多月的纷纷扰扰,天气接着转凉入秋进了九月,秦修文算算日子,这个郑氏此时肚子里的孩子都得有四五个月了,万历如?此宠爱郑贵妃,生完孩子要办宴席么?晋封皇贵妃,那排场难道还不如?之前?

只?是潞王府的建造,除了国库出了一部分,剩下一部分还是万历内帑里拿出来的,毕竟潞王府所耗太多,户部杨尚书?也不是吃素的,虽然说藩王府建造确实是国库出钱,但是这都是有规制的,户部已经拿出了五十万两银子,再要问他拿钱,他也只?能天天哭穷,咬紧牙关就是不给。

潞王大婚万历已经从自己内帑里拿出了近二十万两银子,这次为亲弟弟建府邸,只?能还从自己内帑里继续掏银子。

内帑就是皇帝的私库,皇家自然也有庄子、田地,有自己的收入,可是就连国库都禁不起?这么折腾,何况是万历自己的内帑呢?

亲弟弟的府邸钱出了,爱妃的生子宴、皇贵妃的晋封宴要不要大操大办?

若是此刻赵家愿意拿出十万两银子的“买命钱”,秦修文相信圣明的皇帝陛下会网开一面的。

若是事情不及他所料那该怎么办?

这问题季方和替秦修文答了:“有什?么怎么办的,本来就是赵家闯出来的祸,自家大人已经费心为他们筹谋了,若是事不可为,那就只?能和他们撇清干系,最多断头?台上送一程,也算是全了情谊了!”

嗯,有时候,人只?有无耻一点,才能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