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将韩夫子夸得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
柳姝听了以后,心里便觉得韩夫子的文采也不过如此,太过粗俗,没甚意境。
而这时看到自己爹受到夸赞,韩云珊便觉得自己作为夫子的女儿,自然也要出一出风头。
于是轻轻咳嗽一声,说道:“各位乡亲们,小女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也读了不少诗书,今日觉得忽然有了灵感,便想作一首诗。”
村民们有热闹看自然是愿意的,便都纷纷答应。
但韩云珊却觉得是自己很受认可,略微思索一番,说道:“今日农耕节,村女做菜忙,莫说菜品香,见识却不长。”
念这首诗的时候,韩云珊有意无意的看向柳学,暗讽柳姝只会做饭是个村姑,根本无法跟她这样这有学识的女子相比。
村民们虽然再没文化,再愚钝,但是韩云珊这诗如此的粗俗,直白,任是孩童都能听出韩云珊对柳姝的讥讽。
而村长自然也是听的明白,尴尬的说道:“咳咳,这云珊姑娘果真也是有文采的,不过做菜也自然也一门好手艺。”
话一说完,村民们也都纷纷称是,而韩夫子也是夸赞会做菜的女子自是十分贤惠的。
韩云珊看到自己好不容易设下的圈套竟然被化解了,顿时十分生气地看了一眼韩夫子。
自己的爹竟然帮着柳姝那个贱女说话,真是过分。
韩夫子无可奈何地看了韩云珊一眼,自己这个女儿真是丢尽了他的脸。
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奚落柳姝,难免会留下心思狭隘的印象,日后还怎么与人交往。
村长如此替柳姝圆场,柳姝自然是心如明镜,也暗暗记住了这个人情。
刚才听到韩云珊的话,柳姝没有理睬,而是一心一意的做自己的菜。
最后一道大菜,是南瓜雕刻的凤,颜色非常地鲜艳,惟妙惟肖,尤其是翅膀那里,就像是真的一样,好似下一刻这凤就会飞起来一般。
等到最后一刀落下,柳姝用酱汁在盘子上随手淋了一首前世学到的古诗: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韩夫子上前一看不由惊为天人,这诗既充满意境,又贴合菜的主题,而且每个字都用的恰到好处,韩夫子看了自叹不如,愧疚的说道:“柳姝姑娘果然文采过人,韩某自愧不如。”
村民们听了这话,也都凑过去看了看那首诗,发现不仅诗作的好,而且字体十分清丽娟秀,都纷纷夸赞柳姝。
柳姝只是微微笑着,说道:“小女不才,让大家见笑了,不过是随手而作,上不得台面。”
这话一出,韩云珊的面色更加难看,自己刚才作的诗还是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柳姝却说是随手而作,这不是明显说自己愚笨吗?
而且她刚刚讽刺柳姝只会做菜,却没想到柳姝在做了精致膳食的同时却也作了一首好诗,而且与菜相得益彰,真是太可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