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一息尚存 应青炀掉进那地……(2 / 2)

浑浊的一双眼睛竟倏忽间落下泪来。

他半响没有回答问题,那歹徒似乎有些不耐烦,便又问了一句:“神使说五皇子已死,是不是您的占卜出错了?”

杨崎的表情瞬间冷硬,他抬手向后一指,随行的几人中,一人突然抽出佩刀,横刀一挥,头颅飞出,“砰”地一声撞上墙壁,滚落在地。

杨崎拿出巾帕擦了擦沾到脸上的血迹,淡漠地瞥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尸体。

他语带讥讽:“神使?愚蠢的东西。不过是当年从旧都皇宫里逃出来的一条阉狗,信了个狗屁神教,也能自称神使。”

“这是被那阉狗收买的最后一人吧?”

他侧眸看向另一个歹徒,也是他的一名学生。

那青年神色复杂地挪开视线,闷闷应声。

大概是不适应这血腥的场面,他犹豫着开口:“师傅,那阉狗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借着悲喜神教的势,打着大应皇室的旗号招摇撞骗,可他毕竟是在旧都皇城里当过差的……”

这少年郎的画像被送给那自称神使的老太监,对方却一口咬定此人不是大应五皇子。

杨崎冷漠的视线落在青年身上,青年陡然噤声。

杨崎道:“悲喜神教并不真的需要所谓的皇室遗孤,他们更希望扶持一个能够牢牢掌控住的傀儡。他自然不会承认小殿下的身份。”

他至今还记得,那老太监看到那画像时诧异的眼神,以及眼底一闪而过的恐慌。

青年不敢与杨崎对视,只觉得眼前的中年男人突然变得十分陌生。

杨崎收他们做徒弟的时候,他们就都知道这人从不认为自己是大梁人,做着本朝的官,想着前朝的事。

他近乎明目张胆地在燕州传扬着大应皇室的纠葛,无数次倾诉大应末年,先太子应九霄是多么生不逢时,令人哀叹。

只不过他们不在乎。

大梁不能拯救他们疾病缠身的家人,但杨崎可以,所以他们愿意为杨崎所用。

杨崎贪墨,受贿,接到的钱财要么接济他们这些学生,要么填进了这个庞大的地下建筑。

留给自己和家人的寥寥无几,自然会被外人称颂为清廉正直的好官。

而燕州府的这个地下道场,是个杨崎为大应皇室打造的一处衣冠冢,他自诩守墓人。

杨崎为了自己身死之后,这处衣冠冢长长久久都会有人看守,才会培养他们这些学生。

如果不出意外,杨崎会守着这座空荡荡的坟墓直到死去。

然而去岁年末,那个自称悲喜神教神使的老太监找上门来,他说大应皇室尚有血脉留存人间,提出要借神教之名反梁复应的宏伟蓝图。

杨崎答应了。

他们从未在杨崎脸上看到那般狂热而扭曲的表情,就像穷途末路的人,临死前突然爆发出最后的疯狂。

*

应青炀被一阵阵的呼唤叫醒的。

山呼海啸一般的声响在耳畔回荡,他的神志在混沌中被强制抓了上来。

他在哪?

是谁在他耳边喊得那么大声?

喊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应青炀蹙着眉,尝试了几次,才终于睁开眼睛。

他被跃动着的火光刺到,下意识抬手想要遮挡,却发现胳膊怎么也使不上力。

他似乎坐在一把宽大的椅子上,他撑着扶手想要坐直身体,才发现自己的袖子不太对劲。

应青炀凝神去看,发现自己不知道被谁穿了一件绣着蟒纹的衣袍在身上。

他顿时惊得头脑里的昏沉感都去了大半,身残志坚地拉开袖口,发觉里面他原本的衣服还穿得好好的。

应青炀松了一口气,清白还在。

然而再一抬手,扶手竟是雕琢得栩栩如生的一个龙头。

再一回想,之前的喊声似乎是,“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应青炀:“……”

起猛了,一睁眼,自己穿着大逆不道的蟒袍,坐着假冒伪劣的龙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登基了呢。

莫不是他一觉睡了好多年,醒来沧海桑田,大应残党已经反梁复应取得成功?

还是他又穿越了?

应青炀还没想明白,就见一个中年男子走入他的视线里。

男人穿着一身制式陌生的官府,满头白发,形容枯槁,嘴角带着一抹恭敬的浅笑。

单看长相这人起码也得有五十多岁了,但却站得如青松一般笔直,他双眼热切地盯着应青炀的脸,整个人透出一股回光返照似的悚然。

男人话还没说一句,人已经先跪下了。

他将手里捧着的两个灵堂牌位举过头顶,其中一个已然断裂。

“殿下,这些年您受苦了,原谅臣无知之罪,这晦气之物已经砸了,还望殿下赎罪。”

应青炀定睛去看。

男人手里两个牌位上分别刻着:太子应九霄之位。

断裂的另一个则是:皇五子应青炀之位。

应青炀霎时遍体生寒。

与此同时,学堂内,柴房的地面上,隐藏的门板被暴力破开,陈副将拎住阿墨的后衣领,伸手探入地道感受气流。

阿墨焦急得宛如狂躁的、失去主人踪迹的小兽,目光死死盯着幽深的地道入口。

他忽地附身趴下,耳朵耸动,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响动。

而早已前来汇合的谢蕴拎着长戟上前,忽地将江枕玉拦在地道入口。

谢大将军双膝跪地,长戟横在江枕玉身前,“臣有一事不明,望您解惑。杨崎与江公子并无任何干系,杨崎为何向他下手?”

江枕玉阴冷的目光落在谢蕴身上。

谢蕴头皮发麻,但仍坚持道:“您不该为了来路不明的人将自己置之险地。”

“来路不明?”面如冠玉的男人勾唇,扯出一个讥讽的笑,“若是没有他,如今我怎会还有一息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