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129 四面楚歌。(2 / 2)

“姜茂,你跟我来。”他道。

姜茂扭头看了一眼还在忙碌的苗霜,至少他没停下救治,那就说明赵戎还没死,他留下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添乱。

太监们小跑着进出房间,送进清水,端出血水,姜茂深吸一口气,移开眼睛不忍再看了,跟着祁雁来到前殿。

军事布防图在桌子上铺开,整个大景版图一览无余,祁雁拾起一枚小旗,放在了鹿鸣塞的位置:“鹿鸣塞常驻兵力三千人,加上剩余的雁归军残部,不足一万人。”

“狄历二十万大军已控制漠南,鹿鸣塞镇守着跨越阴山最便捷的沟谷,鹿鸣塞破,阴山必失。”

“狄历若夺阴山,控制河套,便可取秦古道南下直取渭城,渭城与晏安,一水之隔。”

姜茂听着他愈发颤抖的声音,忍不住道:“将军……”

“西蕃虽然近些年来跟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但西蕃觊觎陇右已久,若我是西蕃国君,便趁狄历与大景交战,乱中插上一脚,率大军冲断河西走廊,若河西失守,陇右与大景断联,便成西蕃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河西一断,西蕃和狄历间的屏障消失,两国接壤,或为陇右开战,但更大的可能是二者联合攻取大景。”

红色的小旗接连落在地图上,姜茂看着,只觉心惊胆战,现在的大景简直是四面楚歌,腹背受敌。

而祁雁竟然还没说完。

他又将视线落向西南:“之前南照阴谋败露,被迫退兵,必定不会善罢甘休,黔地地势复杂易守难攻,且没什么油水可捞,没有苗疆款首相助,他们恐怕会选择直攻剑南,而今蜀地富庶,西蕃也未尝不想要,剑南和陇右,他们会选哪边?”

祁雁忽然抬起头来,看向姜茂,姜茂稍加思索,道:“依我看,攻占陇右利益更大。”

“或许他们也可以兵分两路,”祁雁将小旗放在剑南,“支援一些老弱病残给南照,让南照出力攻打剑南,自己坐收渔利,若成自然最好,若败也不过是及时撤兵。”

姜茂点点头:“有道理。”

“如此看来,西蕃若将主力放在河西,则剑南压力最小,消息传递也需要时间,西蕃先动而南照后动,鹿鸣塞最危,河西走廊次之。”

“务必守住鹿鸣塞,退狄历之兵,若输一步,满盘皆败。”

祁雁深深吸进一口气,闭上眼睛。

“京中可调配禁军十六万人,朔方已全军覆没,残兵不足一万,陇右驻军八万,剑南四万,狄历二十万大军,西蕃兵力或在二十到三十万之间。”

“京中不可无人镇守,做多可调出八万兵力,取两万骑兵走秦古道,以最快的速度支援鹿鸣塞,而今并非狄历南下最佳时节,从他们得到消息至今最多不超过半个月,仓促集结兵马,粮草一定不足,只能打突袭战速战速决,一旦鹿鸣塞守住,久攻不下,他们只能退兵。”

祁雁又拿了蓝色旗子,放在地图上,与红色旗子相碰:“步兵稍后跟上,取两万继续支援鹿鸣塞,其余四万兵马前往河西,而今范阳和河东的十万大军应该还没回到驻地,即刻传令让他们派出军中所有骑兵支援塞北。”

“兵马汇合之后夺回漠南,狄历兵败,若西蕃不傻会直接退兵,若不肯退兵,我们也有余力支援。”

地图上的旗子几经变换,刚刚还四面楚歌的局势又迅速挽回。

“至于剑南……”祁雁思索片刻,“剑南兵虽不多,但彭鸿飞手下不缺将领,新兵都让给我了,精兵他自己留着,上次又给他添了些钱粮,现在正是兵强粮足,这一仗便让他自己搞定。”

姜茂:“……”

“不过,若南照调集全境兵力孤注一掷,或西蕃不取陇右而取剑南,还是有些危险,稳妥起见……只能麻烦大巫跑一趟了,山地作战,大巫最为擅长,能调动苗民来帮忙最好,此战得胜,我也好以此为由将黔中赏给他们。”

祁雁说着抬起头来:“姜茂,你随大巫跑一趟,你和剑南节度使熟识,一切计划由你负责沟通。”

姜茂沉默了下:“就我和大巫两个人吗?”

“还不够吗?大景已经无兵可调,告诉彭鸿飞,此番他若守住剑南,我便保他一辈子平安富贵。”

“明白了。”

祁雁捏了捏眉心,已是头痛不已:“这般局势,最重要的或许已经不是兵力,而是将领,兵力勉强能凑出来,将领要去哪找……”

他扬声唤道:“范青书。”

范青书出现在门口:“在。”

“去召集各部官员,让他们速速进宫议事。”